輝達財報|營收及獲利亮麗為何盤後股價重挫 全因這業務成長略低預期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 美東時間周三盤後,AI晶片龍頭輝達公布最新財報,雖然營收和獲利均超出預期,但最關鍵的數據中心業務連續2季收入略低於預期,盤後股價一度大跌逾5%,之後收斂至3.1%。

財報顯示,英偉達2026財年第2季(截至2025年7月)營收為467.4億美元,年增56%,高於市場預期的460.6億美元;淨利為264.2億美元,年增59%,每股收益1.05美元,高於預期的1.01億美元。
輝達預估第3季營收為540億美元,略高於華爾街分析師共識預期,但之前也有部分分析師預測銷售額會超過 600億美元,彭博報導,此展望可能加劇外界對AI投資速度難以持續的擔憂。
此外,中國市場發展限制也使輝達的業務蒙上陰影,儘管川普政府最近放寬對部分AI晶片出口中國的限制,但此舉尚未帶動輝達營收回升,輝達強調,第3季預測不包括H20的銷售額,H20是輝達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的「特供版」AI晶片。
輝達營收已連9季年增率超過50%
自2023年中生成式AI熱潮顯現以來,輝達連續9季營收年增幅均超過50%,但Q2增速是期間內最小的一次。
輝達的成長主要由資料中心業務驅動,該業務以圖形處理器(GPU)及其配套產品為核心。該業務Q2營收年增56%,達到411億美元,但略低於市場預期的413.4億美元。輝達稱,第2季未向中國銷售H20晶片,但向中國以外客戶釋出1.8億美元的庫存。據悉,輝達第二季度H20銷售額減少40億美元。
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表示,如果地緣政治環境允許,第3季H20晶片出貨收入可達20~50億美元。
黃仁勳指AI競賽已經開打
外媒報導,輝達最新一代Blackwell系列GPU季度銷售較上季成長17%,顯示需求「異常旺盛」。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公司首批Blackwel客戶包括迪士尼、日立、現代汽車和SAP。黃仁勳在聲明中稱,Blackwell晶片「正在全速量產,需求極其強勁」。他補充說,AI競賽已經開打,而Blackwell是其中的核心平台。
黃仁勳也對AI前景持續看好,他表示,「我們估計到本年代末,AI基礎設施支出將達3兆至4兆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