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身價大漲原來是這合約助攻 OpenAI豪擲9.1兆元採購算力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軟體巨擘甲骨文(Oracle)股價在周三(10日)大漲,讓共同創辦人艾利森(Larry Ellison)身家一度擠下馬斯克,短暫享受全球首富寶座滋味之際,美媒披露,甲骨文獲得人工智慧(AI)新創OpenAI簽署一紙5年合約,將購買其價值 3000億美元(約9.1兆元台幣)的運算能力。這筆巨額投資遠遠超過OpenAI目前營收,凸顯其資本投入規模與戰略野心。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筆交易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雲端運算合約之一,也反映出儘管外界日益加劇對AI潛在泡沫的擔憂,資料中心的支出仍創新高。
OpenAI和甲骨文將構建4.5吉瓦的資料中心計算能力,相當於兩座胡佛大壩的發電量,或約400萬戶美國家庭的用電量。
這項與甲骨文的合作,是OpenAI宣布的「星際之門」資料中心建設計劃的一部分。合約的初步跡象出現在6月份,當時甲骨文在一份監管文件透露,已達成一項雲端服務協議,將在2027財年帶來超過300億美元(約9085億元台幣)的收入。隨著更多資料中心基礎設施的上線,這家雲端運算巨頭將從OpenAI獲得更多的年收入。而在1個月後,OpenAI即公開表示已同意從甲骨文購買4.5吉瓦的計算能力,但當時並未透露合約具體金額。
甲骨文在公布截至8月31日的最新季度增加3170億美元的未來合約收入後,股價10日飆升43%。此舉令擔任甲骨文董事長的艾利森身家增多1000多億美元,一度擠下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短暫成為全球首富。但稍後收盤數據顯示,馬斯克的淨資產為3842億美元,以10億美元優勢超越艾利森,重新奪回首富頭銜。

報導指出,OpenAI與甲骨文的算力合約將於2027年生效,對兩家公司來說都是一場豪賭。 OpenAI是一家虧損的新創公司,該公司在6月揭露,其年收入約為100億美元(約3033億元台幣),不到其平均每年需支付600億美元(約1.8兆元台幣)的五分之一。
甲骨文將其未來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集中在單一客戶身上,並且可能需要舉債購買資料中心所需的AI晶片。
OpenAI多年來一直依賴微軟(Microsoft)獨家提供其運算能力,但最近由於供應短缺而感到沮喪,並獲得了尋找新供應商的許可。
作為交易的一部分,甲骨文正在與資料中心建設公司Crusoe等合作。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他們正在尋求在全美各地建立資料中心,包括懷俄明州、賓州、德州、密西根州和新墨西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