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災後第15天!堰塞湖仍紅色警戒原因曝 季連成:兵棋推演撤離計畫

出版時間:2025/10/07 12:46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雙齊綝 文章
馬太鞍洪災光復商工災情與志工協助救災。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zoomin
馬太鞍洪災光復商工災情與志工協助救災。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第15天,行政院設立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今(7日)表示,堰塞湖仍維持紅色警戒,主要因無法掌握地震,再重申解除警戒需符合4要件;另今也討論撤離計畫,先進行兵棋推演撤理的路線,待救災相關工作結束,再辦理實質撤離演練。另外,花蓮縣已恢復正常上班上課,除光復商工維持線上教學,其餘學校皆實體上課。

中秋連假過後的第一天,季連成表示,第一點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一位機械業者志工林鴻森,在操作時腳部被不明物體扎傷,經送醫轉至台北長庚醫院後,不幸過世,全體前進協調所與縣府同仁均表達深切哀悼之意。季連成責成衛福部次長前往林先生家中慰問,並致贈慰問金20,副總統也將於出殯時表達謝意與慰勉。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左3)。資料照片,吳慧玲  攝 zoomin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左3)。資料照片,吳慧玲 攝

第二點是堰塞湖的現況,仍維持紅色警戒。季連成說,雖然每天約有40萬噸的水平緩地流出,主要原因在於地震無法掌握,因此必須保持警覺維持紅色警戒。

重申解除紅色警戒需符合4要件:第一,流量對堤防衝擊是安全的;第二,浚深在年底之前可以處理100萬立方米的砂石量,讓水流回歸正常河道;第三,堤防高度提升至5公尺,具防護能力;第四最重要的,縣府撤離計畫完善。今天會議已討論撤離計畫,將先進行兵棋推演撤理的路線、人員等,待相關救災告一段落,再辦理實質撤離演練,確保安全執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30日表示,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趨於穩定。農業部林業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zoomin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30日表示,堰塞湖水位持續下降,趨於穩定。農業部林業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提供

第三點是今天工作重點在清理側溝(排水溝)。季連成表示,目前全災區共30公里側溝,截至昨日完成7.6公里,季連成已要求國土署今日進度須達10公里。現階段所有機具與志工皆以清理側溝為主。除了佛祖街,其餘災區屋內淤泥已清除,道路大致暢通,但巷道內仍有淤泥堆積,民眾裝修也造成新堆置,目標這2天內全數清完。佛祖街因災後退水較晚,淤積厚重,將於近日集中兵力處理。

馬太鞍洪災受災嚴重的光復商工,湧入許多志工協助清理校內排水溝。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zoomin
馬太鞍洪災受災嚴重的光復商工,湧入許多志工協助清理校內排水溝。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第四,季連成表示,鳳林鎮列為重點地區,兵力已進駐,由鎮長帶領現場處理問題。環境部已編成機動清除隊,搭配縣府環保局與垃圾車巡迴清理,呼籲民眾與志工維持街道整潔,垃圾不落地,共同恢復正常生活。

災區物資管理與配送。資料照片,林林攝 zoomin
災區物資管理與配送。資料照片,林林攝

第五,成立水電巡迴小組,由縣府建設處與台電、台水共同配合,設立機動的訪查小組巡視災區,了解民眾需求並即時處理,所有志工提供的水電材料將集中統一調度使用,避免浪費。

災區的中秋節,電力尚未完全恢復。資料照片,林林攝 zoomin
災區的中秋節,電力尚未完全恢復。資料照片,林林攝

第六,針對流動廁所,新增十座坐式便利廁所,設於老人較多社區,部分家戶廁所修復後,流動廁所將機動調整至人多地區供志工使用。季連成親自檢查過廁所,要求業者每日清理2次,保持乾淨。

花蓮洪災志工們救災也要注意身體。資料照片,吳慧玲攝 zoomin
花蓮洪災志工們救災也要注意身體。資料照片,吳慧玲攝

第七,季連成說,醫療救護站整合啟動,衛福部與衛生局巡迴輔導醫療志工,提供專業指導,尤其針對熱衰竭等狀況,強化應變知識。衛福部主秘已進駐前進協調所協助。

300多位醫護、急救員組成救護志工團,在光復災區協助志工與災民。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zoomin
300多位醫護、急救員組成救護志工團,在光復災區協助志工與災民。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第八,農田部分,全區約有600萬公噸淤土需清除,此屬大型工程,將由農業部專案處理。我們先行以防水膠膜與沙包鞏固邊坡,防止雨水沖刷,待農業部整體規劃後再進行復耕處理。

 

災區物資管理與配送。資料照片,林林攝 zoomin
災區物資管理與配送。資料照片,林林攝

第九,學校方面,花蓮縣已恢復正常上班上課。除光復商工維持線上教學外,其餘學校皆實體上課。大進國小因仍收容100多位災民,採學生與災民分區運作,光復國小已全面恢復校舍。

馬太鞍洪災光復商工災情與志工協助救災。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zoomin
馬太鞍洪災光復商工災情與志工協助救災。資料照片,李柏毅攝

另外,民眾反映車速很快,目前維持交通管制,193線道將加強測速,嚴禁超速,無論志工或救災人員,一律依法開罰,以確保安全。

行政院已核定光復鄉、鳳林鎮、萬榮鄉三地為災區。慰問金主要發放光復鄉7個村,共1837戶,其餘地區由村里長認證實質受災後可領補助。

光復洪災發生後,民宿業者忙著清除園內淤泥廢棄物。李柏毅攝 zoomin
光復洪災發生後,民宿業者忙著清除園內淤泥廢棄物。李柏毅攝

最後,馬太鞍溪便橋工程進度如下:第一階段涵管便橋預計10月15日完成,小車可通行;第二階段鋼便橋明年1月底完成,大車可行;永久橋樑將於115至116年間分南北向完工,全線通行。

光復加油。林林攝 zoomin
光復加油。林林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堰塞湖 # 季連成 # 花蓮 # 馬太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