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淡江大橋最後拼圖!全球最長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230億天價造「淡水河舞者」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水和八里地區長期飽受交通壅塞之苦,特別是台2線竹圍路段和關渡大橋,在尖峰時段經常塞車,政府進行「淡江大橋」建設計畫,總經費原計154.3億元,因工程複雜、營建物價上漲等,上修至230.38億元,由交通部、新北市政府及國土署共同出資,原訂的2024年底通車,也延期至2026年上半年通車,淡江大橋將於本月16日上午舉行合龍典禮,象徵主橋段結構正式貫通,為全線通車邁出關鍵一步,完工後淡水與八里間交通不需再繞道關渡大橋,可縮短約15公里,相當25分鐘路程,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透露,盼明年5/9舉行通車典禮、5/12正式通車;通車後將超越造價96.62億元的金門大橋,成台灣造價最高的大橋。

造價230億為全台橋梁史上最高
淡江大橋是國內首例以國際競圖方式辦理設計的橋梁工程,也是世界知名建築師Zaha Hadid遺作,主橋長920公尺、跨度450公尺、橋高20公尺,完工後將成為世界最大跨徑(450公尺)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政府1990年提出興建淡江大橋構想,2014年1月行政院核定建設計畫,2017至2018年經7次流標,以原設計順利決標,2019年2月淡江大橋主橋段開工,原本目標2024年底通車,但遇疫情物料、人力短缺,導致通車延至2026年上半年。
「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5K+000~7K+035新建工程」歷經兩次修正,經費調整為230.38億元,由交通部、國土署、新北市政府各負擔72.36億,新北市政府85.66億元(含輕軌13.3億元);工程分三階段,第一、第二階段已完工,第三階段主橋造價約125億元,若完工後,將超越造價96.62億元的金門大橋,成台灣造價最高的大橋。

預計明年5/12正式通車
工程採用多重防護措施,包括抗氯離子滲透混凝土、鍍鋅鋼筋、耐候鋼材以及橋墩塗層保護,並搭配監測系統,設計使用年限高達120年;為了抵禦地震設置三道防線,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幾乎不壞,大震可修」可承受7級地震;單一橋墩的開挖深度達到約88公尺,這深度大約等於30層樓高,因此創下全台灣單一橋墩基礎開挖深度最深的紀錄。
交通部長陳世凱日前受訪指出,希望明年5/9辦通車典禮,5/12正式通車,且通車典禮將辦2至3天,讓民眾親近這座大橋,現在民眾很熱心,時常在用空拍機拍淡江大橋,交通部自己沒有架設每天的影像,但網路都找得到,畢竟這是未來國際地標級的建設,對台灣人來說相當重要。
過去淡水連結八里要透過紅色的關渡大橋,很漂亮、但總是塞爆,陳世凱說,現在在河口蓋淡江大橋紓解壓力,9/16進行合龍作業,就是從八里、淡水兩端一塊一塊拼起來,總共有66塊(八里端39塊、淡水端24塊、塔柱3塊),9/16最後一塊會拼上去。

淡海往桃機、台北節省25分鐘
淡江大橋有兩個重要里程碑,塔柱有53節、200多公尺高,完成是一個里程碑,橋面的合龍也是一個里程碑,當初大眾擔憂,是否破壞淡水八里的樣貌,所以設計以當地雲門舞集作為發想與構思,富有韻律感,未來淡江大橋通車後,關渡大橋的行車壓力可以減少30%,淡海民眾要往桃園機場、台北地區可以節省約25分鐘。
疫情期間工程團隊遇到2大挑戰,缺工、原物料漲價,使成本變高很多,但感謝工程團隊,這座橋的設計除了因應交通之外,也思考觀光,未來除了人行道外,還有輕軌、自行車道等,是世界級的建設,也會建置旅客服務中心,讓外界看到建設過程、故事與特色。
陳世凱曾說,過去的兩年跨年在這個地方都有放煙火,未來整個橋塔高度將近70層樓高,如果每年的跨年都在這地方放煙火,我想到時台灣整個跨年的煙火會有兩個亮點,一個是101,另一個就會是淡江大橋的橋塔煙火,對整個台灣觀光效益非常大,會是一個世界級的亮點。

看更多:
淡江大橋合龍1|建築女王札哈哈蒂遺作 主塔如合十祈福!最美橋成國際地標
淡江大橋合龍2|2026年5月通車!耐用120年抗7級震 超強工法揭密
淡江大橋合龍3|「主橋塔」創3紀錄!媽祖保佑拚出不可能任務 品質比水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