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合龍3|「主橋塔」創3紀錄!媽祖保佑拚出不可能任務 品質比水壩高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淡江大橋的核心工程「主橋塔」,高難度的施工挑戰成為焦點,這座被譽為「不可能的任務」的巨大橋墩基礎,不僅創下全台灣單一橋墩基礎開挖深度最深的紀錄、約30層樓高,更克服了連續96小時打樁及93小時不間斷混凝土澆置的極限挑戰,施工團隊在惡劣環境下,動員龐大人力與機具,最終以比水壩工程更高規格的品質完工,這座備受國際矚目的工程,不僅將大幅改善淡水與八里間的交通,更將串聯北海岸觀光軸線,促進區域繁榮。

淡江大橋工程名稱為「淡江大橋及其連絡道路5K+000~7K+035新建工程」,由交通部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主辦、督導,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設計、監造,承攬廠商為工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2/23開工,原定2024年9/23完工,但延後至2026年1/16,目前工程進度達86.45%。
總經費高達230.38億元,由交通部、新北市政府及國土署共同出資,帶來的好處包含,淡水八里間縮短15公里路程,尖峰時段可節省25分鐘;分擔淡水及北海岸車流,改善台2線交通;提供北海岸核電廠逃生路徑;擴大台北港發展腹地,刺激北部濱海遊憩活動;串聯桃園航空城、台北港及北海岸,形成國際觀光軸線;創造就業機會與龐大觀光收入,進而促進整個北海岸地區的繁榮發展。

搭主橋花3個月組立綁紮 完成不可能任務
淡江大橋主要靠主橋塔跟纜線支撐,因此主橋塔是該工程核心,也是蓋這座橋最難之處,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說明,主橋塔P130基礎樁帽為橢圓形狀,全台最大單一橋墩基礎,位於海平面下16.5公尺、長77公尺、寬44公尺,面積高達3,030平方公尺,樁帽基礎厚達5公尺,鋼筋總量達5,700多公噸,施工團隊在高溫潮濕的工作環境,歷經近三個月組立綁紮,完成階段性基礎樁帽預力鋼筋組紮作業。
2022年8/28進行混凝土體積1萬5,150立方樁帽基礎混凝土澆置作業,屬巨積混凝土連續澆置達93小時,動用1,626車次混凝土預伴車,計400人次投入工程作業,澆置過程必須忍受高溫酷暑,全程以24小時不間斷工作,期間出現不可預期的狀況,如台電停電、拌合車及混凝土泵車故障,混凝土預拌廠機具設備因持續開機溫度過高等突發狀況,終於在2022年9/1清晨3時完成P130主橋塔基礎。
靠上帝、媽祖、關帝宮保佑才能完工
公路局北區公路新建工程分局表示,淡江大橋建設工程備受國際矚目,施工技術與難度為國際罕見,巨積超量且複雜的鋼筋作業,是一件非常艱辛的工作歷程。
公路局北區新工分局第三工務段長鄭閔中曾分享心酸,橋塔非常高,混泥土無法吊上去,是利用塔吊一桶一桶澆置主橋塔混凝土,澆置時間12小時起跳,另外,91公尺長的斜拉鋼索,需要10個人拉住牽引繩,如同拔河一般,斜索施拉作業,晚上11點才下班是時常的事。
施工廠商工信工程副總裁陳煌銘過去受訪時也提到,主橋塔基礎是最困難的,有1個國小操場大,基礎圍堰用了144根鋼管樁,原來設計以地下室開挖方式,用7層水平支撐,打中間柱,後來施工階段改為兩層環型支撐變露天開採才有辦法符合進度要求。
陳煌銘也說,開挖要在地下打58支基樁,一支直徑2米5,除打樁外,1萬5千立方混泥土,品質要求比水壩還高,96小時連續打樁,靠上帝、媽祖、關帝公保佑,真的是人時地利人和。

看更多:
周末精選|淡江大橋最後拼圖!全球最長單塔不對稱斜張橋 230億天價造「淡水河舞者」
淡江大橋合龍1|建築女王札哈哈蒂遺作 主塔如合十祈福!最美橋成國際地標
淡江大橋合龍2|2026年5月通車!耐用120年抗7級震 超強工法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