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M與NAND持續雙缺貨 威剛陳立白曝電子廠大老闆「跪求」貨源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由於近期記憶體產業出現難得一見的榮景,但也引發市場擔憂是否過熱的疑慮。對此,模組大廠威剛董事長陳立白針對近期記憶體廠供需失衡原因分析,從2025年9月起至2026年上半年,全球DRAM與NAND市場將持續面臨嚴重缺貨情況,整體基本面趨勢強勁,且缺貨情況較先前預估更為嚴重,他並曝台灣電子大廠大老闆去跟供應商「跪求」貨源。而因高毛利驅動,主要晶片大廠正積極將部分NAND產能轉移至DRAM,以追求更高獲利,產能重分配使NAND供應進一步受限。此外, HDD市場供應減少,也使得SSD需求增加,推升NAND缺貨問題延續。
中國大陸2大供應商擴產也無法彌補缺口
在產能供應方面,陳立白認為,全球主要供應商的DRAM與NAND市占率集中度高,儘管中國大陸兩大廠嘗試擴產,但其總體市占率仍不到10%,難以有效彌補全球缺口。
在AI技術快速發展帶動下,各大CSP(雲端服務供應商)均展現強勁及剛性的記憶體需求。採購態勢極為緊張,許多採購主管面臨斷料風險,甚至企業最高層級(大老闆)直赴供應商談判,顯示缺貨情況空前嚴峻,合作夥伴間大量並行下單卻無法解決供貨不足的問題,供應端安全庫存幾乎見底。
CSP傾向與原廠簽逾1年長約、非CSP只能談短期合約
談及定價與合約議題,陳立白表示,目前大部分CSP端傾向簽訂超過一年的長期合約,但廠商端供應有限,非CSP的客戶多數只能談短期合約,甚至每月議價。這反映出市場機制下供需矛盾的強烈表現。
2026年DRAM及NAND缺貨更甚以往、PC和手機可能延後推出
展望2026年全年,DRAM缺貨形勢持續嚴峻,NAND缺貨則可能更甚於以往,供應壓力波及PC、手機等終端市場,產品出貨與新機推出可能出現延滯甚至降級。幸運的是,後端HBM產能有限,有助於部分關鍵客戶維持供應。
另外,市場關切原廠是否會增加DDR4產能,陳立白認為,因為他們的目標仍屬於長期規劃。以DDR4為例,他們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會著手規劃如何將DDR4的產量逐步轉移到DDR5,至於是否能夠穩定拉升DDR5的需求,這要看他們的實力和執行力。「如果我是他們,我不會為了短期需求而偏重 DDR4,重點應該還是放在DDR5上」。
陳立白預估,在今年第4季DDR5的價格漲幅會超過DDR4,第3季時DDR4的價格已經上漲得相當厲害,但到了第4季,DDR5的漲幅應該會比DDR4還要更大,雖然DDR4仍會繼續上漲,但DDR5的增幅將更加明顯。
AI泡沫此時言之過早、曝電子大廠大老闆「跪求」貨源
對AI泡沫疑慮,陳立白認為此時言之過早,目前需求為真實剛需,且持續性與規模遠超過以往任何一次記憶體缺貨情況,市場情勢屬多頭走勢,且將維持一段較長時間。
他透露,因為現在每一家貨都趕著要搶貨,而且最近發生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台灣這些電子大廠,以前比方說去跟原廠供應端要貨,韓系兩家跟美系一家,大概都是派老二老三出馬,現在是老大直接出馬去拜訪,甚至有些大老,就是每一家公司的一把手,是直接帶著他們的採購團隊出馬,因為原來的採購團隊出面也沒有用,所以只好派老闆出馬,這已不僅是去要貨而是去「跪求」。
所以會看到現在電子大廠一直要去韓國跟美國的3家要貨,尤其CES很快要到了,精彩可期,每一家大家都會去,反正就是平時有燒香是最好,那平時沒燒香的臨時也一定要去抱一下佛腳,沒有想到這個榮景會來得這麼快,就是比原先預料的還要早了大概2個月。
陳立白說,現在就是有貨像擺闊的貨,然後就是說根本是買不到,所以現在完全沒有重複下單的問題,因為你下一個單、下兩個單、下三個單到不同的供應商去都是買不到,所以就不會有重複下單的問題。
威剛受惠價格上揚、明年業績成長2成以上
從公司業績角度觀察,儘管出貨量未必創新高,但因單價持續攀升,陳立白認為宏觀來看,明年整體業績仍有機會成長兩成以上。然而,廠商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在惜售與滿足策略性客戶需求間取得平衡,以因應極度緊張的產能與市場需求。
陳立白強調,2026年記憶體市場尤其是DRAM與NAND產品仍將面臨供不應求的態勢,產能調整、客戶需求結構轉變和全球供應鏈格局變化,均使市場格局更趨複雜。業界需持續關注產能擴充進度與下游需求演變,做好風險管理與彈性調度,以面對持續動盪的市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