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周末精選|輝達OpenAI永動機30兆巨資轉圈圈 「我投你錢、你跟我買」釀空前泡沫

出版時間:2025/10/11 07:00
財經 國際焦點
SJ 文章
左至右依序是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黃仁勳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輝達提供 zoomin
左至右依序是OpenAI總裁Greg Brockman、黃仁勳與OpenAI執行長阿特曼。輝達提供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NVIDIA)與OpenAI正在打造一套宛如「AI永動機」的系統,其中涵蓋龐大且錯綜複雜的循環投資網絡,整體交易金額可輕鬆突破1兆美元(約30.54兆台幣)。隨著越來越多互相投資、彼此倚賴的交易浮上檯面,外界也開始質疑:這場數兆美元AI狂潮,是真正的技術革命,還是一場企業間資金內循、互相推高估值的資本遊戲?一旦精密交織的交易網出現鬆動,市場是否可能瞬間失速、甚至泡沫化?

zoomin

彭博:還沒被證明能賺錢資金已瘋狂灌入 AI吸金之迅猛前所未見

2周前,輝達同意投資高達1000億美元給OpenAI,協助這家領先的AI新創建置規模龐大的資料中心,規模足以供應一個大城市運作。作為回報,OpenAI承諾會在這些資料中心裝載數百萬顆輝達晶片。這項合作關係一出,即遭外界批評其「循環」性質。

■相關報導:「永動機」報你知 為何資金兜圈讓人憂

本周,OpenAI不為所動,再度簽下類似合約。這家ChatGPT開發商在周一宣布,與輝達競爭對手超微(AMD)合作,準備投入數百億美元採用其晶片。作為合作的一部分,OpenAI也將成為AMD主要股東之一。

《彭博》在8日的報導中指出,從來沒有一項技術,像現在這樣在獲利模式尚未證實的情況下,就被投入如此龐大且迅速的資金。這些投資往往可以追溯到2家領先企業:輝達和OpenAI。近來兩者牽涉的交易和合作案激增,引發外界憂心,一張日益複雜且相互交織的商業交易網,正以人為操控的方式,撐起兆美元規模AI熱潮。這場浪潮波及幾乎經濟的每個角落,從債務、股權到不動產和能源市場,都受到AI基礎建設熱潮的影響。

這2家公司自3年前掀起AI投資熱潮以來,透過與雲端服務商、AI開發者及相關新創簽訂龐大且有時重疊的合作協議,扮演了推動這波熱潮持續的關鍵角色。

過程中,它們也被視為加劇AI泡沫風險的推手,透過市場膨脹,緊密綁定了眾多企業的命運。光是OpenAI,與輝達、AMD及甲骨文(Oracle)已經達成的AI運算交易,總額可輕鬆突破1兆美元。儘管如此,OpenAI持續燒錢,預計要到2020年代尾聲,才有望轉正現金流。

輝達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美元,OpenAI承諾裝載數百萬顆輝達晶片,遭外界批評其「循環」性質。法新社 zoomin
輝達投資OpenAI高達1000億美元,OpenAI承諾裝載數百萬顆輝達晶片,遭外界批評其「循環」性質。法新社

錯綜複雜的AI交易網絡(來源:彭博)

輝達與OpenAI 輝達同意投資OpenAI最多1000億美元
OpenAI與甲骨文 OpenAI簽署與甲骨文3000億美元雲端交易
輝達與CoreWeave 輝達向CoreWeave買63億美元雲端服務
OpenAI與CoreWeave OpenAI將支付CoreWeave多達224億美元
OpenAI與超微 OpenAI同意部署數十億美元超微晶片
美國與英特爾 美政府以晶片法資金取得英特爾10%股份
輝達與英特爾 輝達投資英特爾50億美元,計劃共同開發晶片
美國與輝達、超微 輝達與超微對中國晶片銷售,美政府分食15%
隨著AI開發進入更昂貴階段,輝達與OpenAI涉及的交易規模都大幅成長,簽約消息不斷。林林攝 zoomin
隨著AI開發進入更昂貴階段,輝達與OpenAI涉及的交易規模都大幅成長,簽約消息不斷。林林攝

AI燒錢進入加速期 輝達再出手入股馬斯克xAI

晨星分析師Brian Colello評論輝達對OpenAI的投資時指出:「如果1年後真的爆發AI泡沫,這筆交易很可能是其中的前兆之一。如果局勢變調,這種循環關係就可能發揮作用。」

在這波AI熱潮中,輝達瘋狂簽約消息不斷。這家晶片大廠透過資金注入數十家AI新創,支撐其利用輝達GPU開發及運行模型。

OpenAI雖然規模較小,也投資過部分新創,這些新創有些是基於OpenAI模型建立服務。

不過,隨著AI開發進入更昂貴階段,這2家公司涉及的交易規模大幅成長,令人難以忽視。

另一方面,關於甲骨文能否從這些巨額投資中賺取實質利潤的疑慮,也在周二升高。有報導指,甲骨文的雲端業務利潤率低於多數分析師預期。根據《The Information》引用內部文件,甲骨文在最新季度透過出租搭載輝達晶片的伺服器創造約9億美元營收,但毛利率僅約14%。此消息在當天拖累甲骨文股價,並影響整體市場情緒。

同日,輝達計劃在馬斯克旗下xAI的融資案中,投入最多20億美元股權資金,該輪融資總額將達200億美元左右,包含約75億美元股權及最多125億美元債務,且透過特殊目的公司(SPV)運作。該SPV將用來購買輝達晶片,而xAI則會在未來5年租用這些晶片。

馬斯克的xAI正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Memphis)建立Colossus超級電腦。取自官網 zoomin
馬斯克的xAI正在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Memphis)建立Colossus超級電腦。取自官網

輝達-OpenAI-甲骨文的三角資金循環

就在輝達和OpenAI宣布1000億美元合作協議隔日,OpenAI也證實與甲骨文達成另一項3000億美元合約,計劃在美國擴建資料中心。甲骨文則投入數十億美元採購輝達晶片,資金再流回成為OpenAI主要支持者的輝達。

同樣的循環關係也出現在華爾街今年股價表現亮眼的CoreWeave。輝達在這家新興雲端公司IPO時購入7%股權,隨後同意向CoreWeave採購63億美元的雲端服務。CoreWeave則出租輝達晶片。OpenAI則在IPO前從CoreWeave取得3.5億美元股權,並在近期擴大雙方雲端合作,合約金額可達224億美元。這一連串交易再度將OpenAI與輝達緊密綁定。

業界人士則認為,這些非傳統商業關係對應對前所未有的AI服務需求是必要的。超微執行長蘇姿丰向彭博表示,與OpenAI合作是「良性且正向的循環」。OpenAI總裁暨共同創辦人Greg Brockman也指出,要滿足ChatGPT及其他產品龐大運算需求,需要整個AI產業鏈的共同努力。

美媒披露,甲骨文最近一季透過出租搭載輝達晶片的伺服器,創造大約9億美元營收,但每賺進1美元營收,毛利只有14美分。美聯社 zoomin
美媒披露,甲骨文最近一季透過出租搭載輝達晶片的伺服器,創造大約9億美元營收,但每賺進1美元營收,毛利只有14美分。美聯社

彭博指AI投資網絡「川普政府參與其中」

彭博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則因持有英特爾股份,且規劃從輝達與超微對中國的晶片銷售中獲利,也與這張AI投資網絡有所關聯。

但部分長期關注科技業的分析師與學者,看到的卻是與網路泡沫時代類似的令人不安現象。AI政策專家Paulo Carvao指出:「1990年代末,循環交易多半集中在廣告與交叉銷售,新創公司互相購買服務來膨脹成長數據,今日的AI企業雖有實質產品和客戶,但支出仍遠超營收。」

輝達發言人則聲明,該公司並未要求受投資企業必須使用其技術。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接受CNBC訪問時也重申:「我們不強制他們必須用投資購買輝達技術,他們可以自由運用。」

彭博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因持有英特爾股份,且規劃從輝達與超微對中國的晶片銷售中獲利,也與這張AI投資網絡有所關聯。美聯社 zoomin
彭博報導指出,川普政府因持有英特爾股份,且規劃從輝達與超微對中國的晶片銷售中獲利,也與這張AI投資網絡有所關聯。美聯社

OpenAI預估投入兆美元打造AI基建 尚未實現獲利挑戰巨大

主要AI公司目前花費遠高於網路泡沫時代的初創企業。OpenAI執行長阿特曼曾表示,預計未來將投入「兆美元」建置支撐先進AI模型的基礎設施。這對任何公司而言都是巨大挑戰,對一間尚未獲利的新創尤其如此。為達成這一目標,OpenAI計劃依靠創投資金、債務與不斷增加的創新合作夥伴關係,其中許多企業熱衷與OpenAI結盟。

過去,OpenAI及同業多依賴微軟、亞馬遜與谷歌等大型科技公司投資,這些公司同時因向AI新創出售雲端服務受惠。如今,OpenAI與馬斯克的xAI等AI開發者,也紛紛進入債務市場籌措數十億美元建置AI基礎設施,而沒有誰比阿特曼和OpenAI抱持更大的企圖心。

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Stacy Rasgon在投資報告中寫道:「阿特曼有能力讓全球經濟在未來10年陷入危機,或帶領我們抵達理想國,現在還無法預測哪種結果會發生。」

本周稍早在一場開發者活動上,阿特曼提及公司財務狀況:「很明顯,我們終將達到獲利,對此我們有信心且耐心,但眼下仍處於投資與成長階段。」

分析師指OpenAI阿特曼(圖)有能力讓全球經濟在未來10年陷入危機,或帶領大家抵達理想國。美聯社 zoomin
分析師指OpenAI阿特曼(圖)有能力讓全球經濟在未來10年陷入危機,或帶領大家抵達理想國。美聯社

輝達加速投資AI新創 今年前9月參與50筆

相比之下,輝達財務實力雄厚,能支撐這波好景持續。作為先進AI晶片的龍頭,輝達乘著AI浪潮,市值攀升至4.6兆美元,成為全球市值最高企業。

輝達正在加快投資步伐。據PitchBook數據,2024年輝達參與52筆AI新創投資案,而今年至9月底已有50筆。輝達財務長Colette Kress於9月高盛會議表示,公司將資金投向「生態系最具策略性的環節」。

除了投資新創,輝達也透過同意購買合作夥伴CoreWeave未用完的雲端資源,來保障合作夥伴。

CoreWeave執行長Michael Intrator接受彭博採訪時表示他了解外界對循環融資的疑慮,但他認為隨著更多企業採用AI,這些擔憂將會減少。

Michael Intrator表示:「當微軟向我們採購基礎設施,提供365或Copilot用戶服務時,我不在意外界對循環融資(Circular Financing)的說法,他們的終端使用者是真的在用。」

輝達正在加快投資步伐,2024年參與52筆AI新創投資案,而今年至9月底已有50筆。美聯社 zoomin
輝達正在加快投資步伐,2024年參與52筆AI新創投資案,而今年至9月底已有50筆。美聯社

「循環式融資」報你知!為何被比喻成「永動機」?

資金轉圈圈「循環式融資」(circular financing)是什麼?簡單說就是:A投資B,B用這筆錢向A買東西,表面上雙方都在成長、都有收入,但錢其實在原地打轉。

這是一種企業或投資操作模式,資金在不同公司或部門之間來回流動,形成一種「自己投資自己」、「你投我、我買你」的封閉循環。

這樣的結構在短期內可以營造出高成長、高需求或高估值的假象,但實質上並未創造新的價值或現金流,看似「資金流動」,實則「資金兜圈」

為何被比喻成「永動機」?在金融或產業語境中,「永動機」成為一種諷刺性比喻,意指:看似永遠有資金與成長在推動,像機器不斷轉,實際上只是企業之間互相撐場、互相拉抬估值,缺乏可持續的實際營收或利潤基礎。

換句話說,這是一種靠彼此資金或交易循環來維持表面繁榮的假象,但當任何一環出問題,整個系統可能就會「失速」或「泡沫化」。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周末精選 # 輝達 # OpenAI # 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