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市「熊」出沒! 德債、法債、英債及日債都面臨「黑色8月」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隨著德債、法債、英債、日債在8月無一例外都全部走弱, 全球主要公債市場在這個夏天無疑正拉響警報。不難預見的是,在9月新一波的長債標售潮即將席捲之際,全球債市的波動性可能進一步加劇,預料將給原本就已艱難的1年增添更多壓力。

📌 本文摘要重點 (這是什麼?)
行情數據顯示,德國和法國3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8月均升至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日本30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創下歷史新高,英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也朝自去年12月以來最大的單月漲幅邁進。債券殖利率與價格反向。
財聯社引述外媒報導指出,上述長債殖利率的迅速飆升,無疑讓各國政府頭痛不已,它們目前正面臨著更高的支出需求和原本就已沉重的債務償還成本,與此同時,它們還準備發行更多債券。
專家指債務可持續性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從債市的基本面來看,法國的政治不確定性以及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擔憂,都是讓投資人維持警惕的因素;日本央行則預計再次升息,包括美國和英國在內的其他主要經濟體,也依然面臨著頑固通膨,這通常會對殖利率形成攀升壓力。
St. James's Place首席投資長Justin Onuekwusi表示,長期債券將持續波動,債務可持續性存在太多不確定性。
8月德國和法國長期公債殖利率分別上漲約15個基點和27個基點,預計創下3月以來最大的月漲幅,當時德國支出意外激增的消息曾引發債券市場暴跌。
這一次,動盪無疑是來自法國。本周法國公債利差對德國的急劇擴大,凸顯政界人士在修復公共財政困境時所面臨的挑戰。法國總理白胡(Francois Bayrou)已就其削減債務計劃於9月8日發起信任投票。

IMF估今年全球經濟成長3%較去年放緩
瑞穗銀行多元資產策略師Evelyne Gomez-Liechti表示,在歐洲市場上,有鑑於西班牙經濟更具韌性,她更傾向投資該國公債。
同時,全球債券市場的「通病」在於,隨著各國政府增發債券以籌措支出資金,固定收益類資產吸引力持續減弱。
「殖利率曲線的長端幾乎毫無價值,」First Eagle的Idanna Appio在提到財政約束因素時表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全球經濟成長將從2024年的3.3%放緩至今年的3%,將使得各國減少債務的難度增加。雖然今年大部分債券發行已經完成,但分析師表示未來2個月仍將相對繁忙。法國興業銀行預計9月和10月歐洲債券發行量將超過1000億歐元(近3.62兆台幣)。
日本20年期公債拍賣認購倍數低於7月
荷蘭退休金產業的改革也可能進一步抑制需求,該產業規模達1.7兆歐元(約61.5兆台幣),明年將轉向固定繳款制,這意味著基金對購買長期歐洲債務的需求將減少。
法國興業銀行外匯與利率企業研究主管Kenneth Broux表示,當供應增加時,供需可能失衡,這也推高殖利率率。
上周,日本10年期公債與美國30年期公債拍賣,都已顯現出需求疲軟的跡象。日本20年期公債拍賣認購倍數為3.09倍,低於7月拍賣時的3.15倍。

IMF警告全球債市處於脆弱狀態
分析師指出,儘管美國財政擔憂近來有所緩解,但對聯準會獨立性的憂慮,仍促使投資人要求持有美國公債時獲得更高溢價。
在英國市場上,隨著英國秋季預算案臨近,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將再度面臨滿足公共財政緊張狀況下支出需求的壓力。周二全球公債市場的拋售潮中,英國公債一度領跌。安盛首席經濟學家Gilles Moec表示,至少對英國和歐洲而言,央行似乎不會提供額外支持。
這一切也無怪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周四最新警告稱,全球債券市場正處於脆弱狀態,並對全球經濟中的借貸水準表示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