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黃仁勳曝「五字」成功秘訣 「濃湯」用人哲學摒棄矽谷末位淘汰制

出版時間:2025/11/25 13:45
國際 熱搜話題
張翠蘭 文章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劍橋大學發表演說,暢談創業心路歷程。圖為黃仁勳11月5日因對AI領域現代機器學習的發展所做貢獻,而榮獲2025年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出席倫敦聖詹姆斯宮舉行的招待會。法新社 zoomin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日前在劍橋大學發表演說,暢談創業心路歷程。圖為黃仁勳11月5日因對AI領域現代機器學習的發展所做貢獻,而榮獲2025年伊麗莎白女王工程獎,出席倫敦聖詹姆斯宮舉行的招待會。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美國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在英國劍橋大學獲頒史蒂芬霍金教授獎學金,在演說時分享創業33年的心路歷程、帶領的AI革命和成功秘訣,並歸功於母親力行身教:「這能有多難?」造就其適應能力強。他也在這場振奮人心的對話中暢談用人「濃湯」哲學,摒棄末位淘汰制,並鼓勵年輕人放手去嘗試,帶著無知與熱情去追求夢想。

黃仁勳是本月4日獲英國劍橋大學歷史悠久的劍橋辦論社(Cambridge Union)所頒發史蒂芬霍金教授獎學,表彰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與社會討論方面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士。

他在演說開頭先是致敬已故物理大師史蒂芬霍金(Steven Hawking)儘管罹患俗稱「漸凍人症」的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而身體受限,心靈卻穿越繁星,提醒世人「發現不僅源自智慧,還來自信念和樂觀」。

接著話鋒一轉,黃仁勳直言他在1993年共同創立的輝達,幾乎是奇蹟的故事。該公司發明GPU創造新的運算形式,也點燃了AI工業革命。他強調,輝達把製造智慧的能力,轉變為像能源、像網路一樣無所不在的「基礎設施」,在全球建立AI基礎設施。

他指出,「整個科技產業正在被完全重新發明。人類最重要的工具:電腦,從晶片、系統、軟體、算法到應用,每個層面都在被重新定義」,近百年來未發生過這種規模的重塑,令輝達和他都經歷了重生。

談到時隔33年,他「成為有史以來任職最久的科技執行長」,要如何做到這點?他笑稱:「就是不要感到無聊,也不要被解僱」。

創業與管理的「魔法」

而在接下來的主持人對話中,黃仁勳也揭示更多創業與管理的「魔法」。

▲如何培養出決心、驅動力和個人紀律等特質,並保持不懈?

黃仁勳透露母親對他的影響相當大。「我媽媽教我英文,雖然她不會說英文。這足以說明,父母能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

他憶述,母親在其年幼時就說「我很特別,我在考試中表現很好,不斷鼓勵」,這也讓他抱持一個信念:「如果有人告訴你,你比實際更優秀、更有能力,你可能會達到那個期望。這也提醒我們對公司和彼此抱持同樣的態度」。

▲起手式:「能有多難?」

黃仁勳的母親給了他一種印象:沒有什麼事情是太困難的。這也是他直到現在能適應各種變化的原因。「霍金教授曾說過,真正的智慧是適應的能力」,他說:「很多方面,這也定義了輝達,也定義了我。我做事的態度是『這能有多難呢?』(how hard could it be)」;即使很多時候事情真的很難,但他總是帶著這種心態去面對。

他說:「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擔任執行長。我沒募過資金,也沒寫過商業計畫,至今仍沒寫過。」「我能做今天的事,因為我不曾感到無聊,也沒被解僱。我認為這一切都是魔法,一切皆來自堅持」。  

談到自己為何能擔任輝達執行長一職,黃仁勳透露當年跟另外2個合夥人在計劃成立公司時,因為他們都不想當執行長,只好由他出馬。

他直言「成為執行長是一輩子的犧牲」。執行長的本質是「服務」。為團隊創造完成夢想的條件,以身作則來激勵人心。大部分是在艱難時刻作出困難決定,多半是犧牲,也關乎戰略。戰略不只是選擇要做什麼,還包括選擇放棄什麼,這本身就是一種犧牲,一種決心,一種信念,以及克服障礙過程中伴隨的痛苦和磨難。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透露,母親讓他自小建立「這能有多難?」的挑戰心態。圖為黃仁勳6月9日在英國倫敦出席倫敦科技周的小組討論會。美聯社 zoomin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透露,母親讓他自小建立「這能有多難?」的挑戰心態。圖為黃仁勳6月9日在英國倫敦出席倫敦科技周的小組討論會。美聯社

「想做什麼,就去做吧」

▲自省能力:

黃仁勳表示,每一天都會檢驗做出的所有「假設」,不斷重新評估。如果其中有任何改變,或者所用的假設或原則有錯誤,他會很快地調整自己。他說:「我通過失敗不斷學習,並快速適應,而透過適應,你才能繼續留在遊戲中。這並不是一個複雜的方程式。」

他說:「我時常提醒自己,我們必須保持理智誠實。」他認為「領導者並非必須永遠正確,那不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工作是幫助別人成功」,因此不會讓面子問題阻礙做出正確決策。

▲不要害怕嘗試:

在場劍橋大學的年輕學子有些渴望把自己想法轉化成事業,有些人則想進入頂尖企業,被問及會如何給出建議時,黃仁勳表示「想做點什麼,那就去做吧。只要你對自己誠實,對環境保持警覺,清楚了解世界和產業的現狀,並願意調整方向,那就沒問題了」。不過,他也提醒。判斷一個想法是否值得追求,確實需要一些能力。

但他也向創業者分享最重要的建議:「保持像孩子一樣對未來的樂觀態度。保持好奇,問自己,問題會有多難?不要讓任何人告訴你事情真的很難,而你會自己發現,它真的很難。不過你有充足的時間去面對這些挑戰。 」

他笑稱如果現在有人問若回到當年,29歲的他還會再創辦輝達嗎?他的答案是「不會」,自己不可能帶著這一切的經歷和感受再來一遭,因此他認為「不要害怕無知,也不要害怕天真,這些都是你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你對某件事真的充滿熱情,就去做吧」。

敢於冒險的員工可能是明日創新者

在問答階段,黃仁勳也大方分享▲用人哲學。

他表示在輝達創業初期,矽谷管理界有一套排名和評分的概念,每年淘汰評等最低5%的員工,留下來的人就都是非常優秀。但黃仁勳直言這種「淘汰最低5%」的規則,「實際上是胡說八道」,輝達已經完全放棄這種做法了,「排名人員並沒有任何好處」。

黃仁勳認為,如果透過不斷篩選、剔除後段班員工,最後留下的可能只是一碗純淨但口味單調的「法式高湯」(consommé),但他更想要的是一碗料多豐富、混雜各種風味的「濃湯」(stew)。他指出,這5%績效墊底的人往往正是冒過險、失敗過但從中學習的人,明天可能會成為重新創造某些東西、拯救公司的人。

他希望鼓勵員工創新,而創新需要他們敢於冒險,意味著要脆弱,或許他們會做一些讓自己置身風險中的事情,可能會失敗;如果他們所承擔的風險符合我們公司類型的需求,那麼經常失敗也在接受範圍。因此他選擇不用這種末位淘汰制開除員工。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黃仁勳 # 輝達 # AI革命 # 心靈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