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AI泡沫疑慮再起股價承壓 市場及專家解讀各有不同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本月初2015年電影《大賣空》本尊Michael Burry旗下的Scion Asset Management將約80%的持倉集中於做空AI指標股輝達(NVIDIA)與Palantir,導致相關股票重挫,台積電ADR更連3天收黑。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反駁離大崩盤還「非常、非常遠」,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則分析,CSP對AI晶片需求仍大較無疑慮,反而像OpenAI要求強大算力但財務不佳的AI公司較有風險。
《大賣空》本尊放空輝達及Palantir讓AI泡沫化疑慮升高
由於AI族群股價不斷飆升,10月底輝達市值一度站上5兆美元大關成為地表上市值最大的企業。不過,也引發不少市場擔憂AI泡沫化的可能性。Michael Burry做空輝達和Palantir等科技股並警告AI恐出現泡沫,輝達、Palantir及相關族群股價也同步下修。
另外,新興市場教父Mark Mobius也示警,由於AI股市值不斷飆升,可能迎來大幅度的修正,主要AI龍頭股可能重挫30~40%,但他也建議投資人在回調時做好逢低承接準備。
黃仁勳認為AI離大崩盤還非常遠
對於AI恐泡沫化風險,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在上周三對英媒《天空新聞》(Sky News)說明,AI產業距離像《大賣空》(The Big Short)那種崩盤,還「非常、非常遠」,他強調,「我們正處於人工智慧非常漫長的發展初期」,他認為AI是第一個需要基礎建設先建起來的技術,輝達從AI中已經看到「非常不錯的回報」,這也是公司擴張的原因,同時,更好的AI訓練方式帶來了更好且實用的答案,這也代表AI已經開始獲利。
專家指CSP持續推升AI晶片需求、未獲利AI算力公司風險較高
吳金榮分析,AI會不會有泡沫?大家心裡都很害怕,所以包括《大賣空》本尊Michael Burry他開始放空的時,大家都很怕。以目前的AI產業發展來看,在上面所謂的這個Cloud Service Provider(CSP,雲端服務業者),像AWS、微軟、Google以及Meta等,他們的資本支出還非常的大,今年這幾加起來大概超過3千多億美元,積極投資AI資料中心,且他們本身都很賺錢,所以這一票企業是沒有問題。
第二層就是在發動AI算力的,就像OpenAI算力需要如此龐大,不僅已投資5千億美元,輝達也投資OpenAI1千億美元,然後OpenAI又砸3千億美元去跟甲骨文租算力及斥資380億美元向AWS租算力,投資龐大但尚未獲利,恐怕比較有問題。
調研指CSP明年資本支出還將成長4成
根據TrendForce調查,2025年全球8大主要CSPs資本支出(CapEx)總額年增率從原本的61%,上修至65%。預期2026年CSPs仍將維持積極的投資節奏,合計資本支出將進一步推升至6,000億美元以上,年增來到40%,展現AI基礎建設的長期成長潛能。
8大CSPs包含美系Google、AWS、Meta、Microsoft、Oracle以及中系的Tencent、Alibaba、Baidu。以Google為例,已上調2025年資本支出至910-930億美元,以因應AI資料中心與雲端運算需求激增;Meta亦上修2025年資本支出至700-720億美元,並指2026年還將顯著成長;Amazon則調升2025年資本支出預估至1,250億美元;Microsoft雖未揭露完整年度細項,但預期2026財年的資本支出將高於2025年。
TrendForce表示,這波資本支出成長將激勵AI server需求全面升溫,並帶動GPU/ASIC、記憶體、封裝材料等上游供應鏈,以及液冷散熱模組、電源供應及ODM組裝等下游系統同步擴張,驅動AI硬體生態鏈邁入新一輪結構性成長週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