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從人力荒到新希望 三總《華盛頓外科學手冊》中文版助攻台灣醫學教育

生活 醫藥
2025/09/16 19:04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外科系現在慢慢變好了」,這句話從走過「五大皆空」的台灣外科醫
學會理事長、國防部軍醫局長蔡建松口中說出,格外有意義;他今天率領三軍總醫院外科團隊,發布《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最新版的中文版翻譯,也期待讓更多中文世界的醫學生、住院醫師和臨床外科人員,能跨越語言的障礙,直接吸收這部經典著作的精華。

三軍總醫院今天舉行《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中文版發表記者會。陳卓邦攝 zoomin
三軍總醫院今天舉行《華盛頓外科學手冊第九版》中文版發表記者會。陳卓邦攝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華盛頓外科學》自問世以來,即為國際間外科領域的重要參考書籍,內容涵蓋從基礎外科原則、各系統外科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到手術技巧與臨床決策等完整知識體系。

在蔡建松的構想與支持下,由三軍總醫院外科部統籌,結合各專科主治醫師的臨床經驗與專業領域,歷時一年多完成全書中文化,期望讓更多國內醫學生、住院醫師、外科專科醫師以及相關醫事人員,能以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

蔡建松期盼這本書的問世,能讓相關人員,以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陳卓邦攝 zoomin
蔡建松期盼這本書的問世,能讓相關人員,以母語直接吸收最新且權威的外科知識。陳卓邦攝

蔡建松表示,自己身為總校閱者,深刻體會到這不僅是一場翻譯工程,更是一場凝聚團隊智慧與專業的學術盛事,特別感謝三總外科系所有參與的同仁,包括婦產部、耳鼻喉部、骨科部、神經外科部等人員,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仍然全力投入,展現出醫者傳承與奉獻的精神。

蔡建松說,每一版因為時代不同,加入新的科技和治療,也可能有新的分科,每一版都會有新的內容,最大的困難點在於,每個人翻譯的速度和慣用語不一樣,必須由校稿者協助統一,相信這本中文譯本的出版,將不只是一本教科書的誕生,更是外科教育的重要里程碑,不僅能幫助年輕醫師在臨床上更加精準果斷,也能讓各個領域的的同仁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與國際接軌,最終讓病患得到最好的照顧和治療。

蔡建松認為,外科團隊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仍然全力投入,展現出醫者傳承與奉獻的精神。陳卓邦攝 zoomin
蔡建松認為,外科團隊在臨床工作繁忙之餘仍然全力投入,展現出醫者傳承與奉獻的精神。陳卓邦攝

蔡建松期盼這本書,能成為外科醫師及醫學生們最可靠的夥伴,陪伴大家在臨床每一個重要的時刻,有任何的擔心和疑惑就拿出來翻一下,每一件事、每一個治療、每一個決定就會更精準、更能迎刃而解,相信從醫生涯絕對能夠得心應手,病人的治療品質也能愈來愈好。

醫界過去曾有內、外、婦、兒、急診等科別人力缺乏的「五大皆空」困境。蔡建松說,經過這幾年的政策調整,雖然還是有點不足,但已經逐年改善,除了主管機關的政策,也有賴各醫院努力營造友善職場與教育訓練環境,像這樣的傳承,就是希望一代比一代更好的表現。

蔡建松期盼這本書,能成為外科醫師及醫學生們最可靠的夥伴。陳卓邦攝 zoomin
蔡建松期盼這本書,能成為外科醫師及醫學生們最可靠的夥伴。陳卓邦攝

蔡建松進一步指出,如何提供好的醫療教育環境、讓醫學生看到外科系的健全發展與高水平,相信在各種設備和資訊投資上,又能跟上整個時代的趨勢,學生就有可能因為環境改善而被觸動,近年來年輕人對外科又重新有興趣了,「其實這是台灣的福氣」。

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補充,希望這本書不只是翻譯的工作,也希望扮演重要的傳承,讓年輕一輩也能在短時間內接受新的觀念、反映在工作上,也能體現在未來的醫學教育和臨床服務上,盼藉由此次新書發表,促進專業知識的交流與推廣,使外科學習者與臨床醫療團隊在診斷與治療上能更精準、有效,最終惠及更多病患,實現醫學教育與臨床照護的雙重進步。

 

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希望,這本書不只是翻譯的工作,也希望扮演重要的傳承。陳卓邦攝 zoomin
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元皓希望,這本書不只是翻譯的工作,也希望扮演重要的傳承。陳卓邦攝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三總 # 華盛頓外科學手冊 # 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