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醫療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 3-4成一定要留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年兒科醫師人力的議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提起,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昨透露,今年訓練的4名總醫師,大概都留不住;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說,「兒童醫療遇到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的」,訓練出來的醫師約六至七成走向基層,剩下的三至四成一定要留住,因為醫院擔負的是重症、罕病、診斷困難的疾病治療。
兒童醫療遇到困難 不是昨天才發生的
近期台大醫院小兒加護病房(PICU),徵值班住院醫師的文章,內容提到工作時間及待遇為每月值班10班,值班時數以900元/時計,在網路上引發熱議。
邱政洵今天被問到此事時表示,台大醫院住院醫師一定是最多,主治醫師也人才濟濟,「其實兒童醫療遇到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的」,在過去的1-2年間,其他醫院都已經面對這個問題,國家也努力解決少子化的問題,衛福部也持續推動優化兒童醫療計畫,都希望能夠改善兒童醫療的大環境。
邱政洵坦言,長庚醫院也面對住院醫師招生不足,甚至主治醫師因為工作負擔太重、需要值班等因素,選擇轉往基層開業,基本上就是醫院就是全力支持,「因為兒童醫療,不管對一個醫院或一個國家來說,都是critical、essential的」,是絕對不能沒有的。
台北榮總今年訓練的4個總醫師都沒有留在醫院,「我們也是一樣遇到一樣的狀況,訓練出來的醫師,很多都是要走向基層」,邱政洵直言,小兒科醫師訓練後的分佈,好像就是有這樣的趨勢,大概有六到七成會往基層走,三到四成會留在醫院。
「但是最重要的是,三到四成都一定要留住」,邱政洵強調,因為醫院擔負的是重症、罕病、困難診斷疾病的治療,所以這部分的人力一定要保住,如何把資源挹注在這一塊,相信就是這幾天各界討論的重點。
邱政洵說,院內提出的作為,包括提高醫師的薪資、不同工不同酬。畢竟看一個2歲的小孩子,即便只是感冒發燒,和大人的感冒發燒相比,是完全不一樣的情境,包括病史詢問、身體檢查、處方等都不同,可以從這樣來想像。
為保障兒童就醫,明年度健保總額協商,醫院、西醫基層總額合計通過249億元,用於0至6歲兒童醫療服務,盼促進兒科人才留任,提升照護量能及品質。
邱政洵表示,整個概念、政策應該是OK的,就是應該要這樣子,甚至覺得是不是應該要到18歲?因為青少年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族群,這個就是需要國家後續好好去思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