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谷歌佈局未來電力 DeepMind要用AI助CFS解決核融合難題

出版時間:2025/10/17 09:58
國際 寰宇要聞
黃惠瑜 文章
谷歌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山景城。美聯社 zoomin
谷歌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山景城。美聯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慧(AI)公司DeepMind周四(10/16)透過官網證實,將與美國核融合新創公司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CFS)合作,計畫利用AI協助優化CFS的Sparc核融合反應爐。這項結盟不僅展現AI在解決極端物理難題上的潛力,更被視為谷歌積極佈局、鎖定未來清潔能源的重要戰略。

兩家公司計畫利用DeepMind專門開發的Torax軟體來模擬CFS反應爐內部的電漿燃燒情況。他們也計畫將Torax與AI模型結合,協助 CFS找出實現核融合發電的最佳途徑。

谷歌表示,核融合反應與太陽釋放能量的原理相同,有望提供清潔、豐富的能源,而且不會產生長期放射性核廢料。要在地球上實現核融合,就必須穩定的維持一種帶電氣體,又稱電漿(plasma),並承受超過攝氏1億度的高溫,而且還要控制在核融合裝置的運行範圍內。這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物理問題,而科學家們正試圖利用AI來解決它。

根據科技新聞網站TechCrunch報導,AI相關企業持續看好核融合新創公司,認為核融合有潛力成為未來為高耗能資料中心供電的能源。谷歌似乎也考慮成為這些核融合企業的潛在客戶。

這次與CFS合作並非谷歌首次涉足核融合領域。谷歌曾與另一家美國核融合新創公司TAE Technologies合作,利用AI研究電漿在TAE融合設備內的行為方式。事實上,谷歌持續關注這個問題是有原因的,因為AI可能特別適合解決實現核融合發電的難題。

目前核融合新創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如何長時間將反應爐內的電漿維持在足夠高的溫度。與可以自我維持的核分裂反應不同,核融合反應在像太陽這樣的恆星之外很難維持。沒有如此巨大的質量和重力,電漿隨時都有擴散並熄滅的風險。

在CFS的反應爐中,雖然強大的磁場能代替重力來控制電漿,但效果並非完美。反應爐操作人員必須開發控制軟體,以即時應對不斷變化的電漿狀況。然而,由於這個過程需要調整的參數過於龐雜,已超出人類可控範圍,這正是AI擅長介入的領域。專家指出,AI是過去幾年推動核融合產業取得顯著進展的關鍵技術之一。

CFS目前正在波士頓郊區建造其示範核融合反應爐Sparc。該設備已完成約三分之二。CFS預測,Sparc在2026年底建成後,將成為第一座能夠產生比自身營運所需更多電力的核融合設備。

今年8月,谷歌與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一同參與CFS規模達 8.63億美元(約265億元台幣)的B2輪融資。此外,谷歌也表示將向CFS購買首座商業發電廠Arc購買200MW的電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谷歌 # Google # DeepMind # AI # 核融合 # Commonwealth Fusion Systems # TAE Technologies # 清潔能源 # 核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