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監察院今揭露台灣發展光電業7大問題 經濟部這樣回應

監察院今揭露台灣發展光電業7大問題 經濟部這樣回應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媒體報導「監察院揭光電7疑義,籲政院防範不法」一事,經濟部能源署表示,為推動淨零轉型與永續國土發展,並強化行政透明與審查一致性,已與農業部、法務部、地方政府及產業界建立多項跨部會協作機制,從行政程序、區位指引到風險因應,持續優化推動作法,確保光電設置依法、合規、合宜,並在發展過程中與地方攜手合作,打造兼顧環境與社會價值的發展模式。
卓榮泰:台歐是經濟夥伴「更是堅實盟友」 盼雙邊合作開創未來

卓榮泰:台歐是經濟夥伴「更是堅實盟友」 盼雙邊合作開創未來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晚間出席「2025歐盟創新週開幕暨聯誼酒會」,他表示,歐盟是台灣最大的外資來源,截至今年9月止,歐商對台灣直接投資已超過638億美元。歐洲企業的投入,不僅促進台灣綠能產業穩健發展,也帶動智慧製造、數位基礎建設與新興技術的創新升級,另一方面,台灣業者也積極佈局歐洲市場。卓榮泰期許,面對全球轉型挑戰,台灣與歐盟能共同以創新推動永續,以合作開創未來。
監院揪「綠電蟑螂」飛竄源頭 要求檢視國土規劃、改善申設資格

監院揪「綠電蟑螂」飛竄源頭 要求檢視國土規劃、改善申設資格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賴政府力拼1年內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從目前的15%,提高至20%,然不論是綠電弊案叢生、颱風毀損光電案場,乃至水庫水面型光電遭質疑污染水質,在在引起議論,監察委員紀惠容等人調查發現,政府機關協調不足、審查程序繁瑣、標準不一,以及土地取得困難等多重因素,導致大型案場開發期程冗長,監委要求行政院督同經濟部、農業部,明確化審查標準,同時也要求法務部研議有效查緝對策,以防範不法。
永豐餘導入獨家技術助桃園污水「轉廢為能」 轉型沼氣發電綠能中心24小時發電

永豐餘導入獨家技術助桃園污水「轉廢為能」 轉型沼氣發電綠能中心24小時發電

【記者林巧雁/桃園報導】桃園龜山水資源回收中心沼氣發電系統今日正式啟用,為全台首座且發電規模最大,以官方民間促參ROT模式轉型為綠能中心。永豐餘旗下豐川綠能科技運用獨創科技,將廢水轉為沼氣發電,污泥減少4成、碳排量降低7000噸,發電量還可併入台電電網供民眾使用,實現「轉廢為能」的目標。與其他太陽、風電再生能源相比,沼氣發電為基載發電,更能24小時穩定發電。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立委、環團提水面型、地面型光電環評 業者批不要搞民粹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立委、環團提水面型、地面型光電環評 業者批不要搞民粹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包括立委及環團都提出,針對山坡地15公頃以上地面型光電以及5公頃以上水面型應該都要環評。對此,業者表示,環評有很嚴格的立法的程序,那現在的立法好像是說,我覺得民眾想聽什麼,那我來搞什麼,另外就是水庫要不要環評?水庫本身就是一個人工的東西,好像你蓋房子或是屋頂上面蓋太陽能,要不要環評,然後它這個東西又不會對環境產生負面,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不是用民粹,或者說用政爭的角度去看。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7大光電產業協會聯合聲明 僅用清水洗、模組無毒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7大光電產業協會聯合聲明 僅用清水洗、模組無毒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烏山頭水庫光電板近期因為清洗方式引發爭議,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今(14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光電模組無毒,清潔僅用清水,也呼籲擁有公眾影響力的網紅、意見領袖及媒體平台,應負起更高的社會責任與查證義務,避免散播未經查證的訊息,以免觸犯《社會秩序維護法》等相關規定。
烏山頭水庫設光電民眾憂水質汙染 經部:多次檢驗未見異常

烏山頭水庫設光電民眾憂水質汙染 經部:多次檢驗未見異常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針對外界關心烏山頭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案場,經濟部今(13日)強調,無論是烏山頭水庫或其他水面型光電設置,都未有因鋪設光電板而有汙染情形,農業部農水署的網站已經公布檢測資訊。龔明鑫部長今天於經濟委員會備詢時表示,未來將會整合資訊至水利署的網站上,供外界更方便查閱。而目前水庫的水面型光電案場設置,僅有烏山頭水庫原有二期計畫,由於地方政府未有同意函,經濟部早已同意暫緩推動,未納入目前光電設置案場計算。
經濟部駁斥光電板有毒說法 指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不影響水質

經濟部駁斥光電板有毒說法 指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不影響水質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外界質疑水庫設置水面型光電可能影響水庫水質,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全世界如英國、荷蘭、美國、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皆已在水庫、湖泊等水面上設置光電的成功運作案例,我國針對烏山頭水庫光電設置前後水質監測均無異常,且契約要求清水清洗,並不影響水質。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