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7月產銷量均創歷史新高 前7月銷量近651萬輛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日本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今天宣布,受北美市場強勁需求及中國市場混合動力車型、新款電動車型成長的推動,7 月全球銷量連續第7個月成長,汽車產銷數量均創下歷史新高。 2025/08/28 14:46 財經 產業脈動
無視歐盟抵制!中國大陸電動車席捲歐洲 市占率直逼賓士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儘管歐洲領導人不斷抱怨中國大陸的便宜電動車大量湧入,但這種抵抗和相關抵制可能一點用也沒有,因為中國電動車在歐洲越來越受歡迎。今年上半年,中國品牌的汽車新車註冊量佔比高達5.1%;相比之下,昔日備受豪華車主喜愛的賓士(Mercedes),上半年新車註冊量也僅達到5.2%。 2025/08/02 18:31 國際 寰宇要聞
電動車不是「碳炸彈」!ICCT: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燃油車少4倍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TOYOTA會長豐田章男日前脫口電動車是「碳炸彈」,直指1輛電動車的污染程度相當於3輛混合動力車,不過ICCT(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秀數據打臉,直指電動車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燃油車少近4倍,而TOYOTA是傳統車廠轉型的落後者。 2025/07/12 09:55 能源
豐田章男脫口「電動車污染更多」 害電動車被罵成「碳炸彈」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豐田汽車會長豐田章男今年4月接受《汽車新聞》(Automotive News)採訪內容,最近在網路上瘋傳,原因是他當時表示,900萬輛電動車的排放影響,相當於2700萬輛混合動力車。據他所說,這意味著1輛電動車的污染程度相當於3輛混合動力車。 然而,專門報導電動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替代能源車的美國媒體《INSIDE EVs》,在上周的報導中指出,許多媒體對豐田章男的言論大加讚賞,稱這是確鑿地承認電動車是「碳排放炸彈」(carbon bombshell),這造成人們對電動車更廣泛的懷疑。 2025/06/20 07:20 財經 產業脈動 國際焦點
比亞迪祭416億補貼 中國電動車恐再陷價格戰股價崩跌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中國受景氣不好影響,電動車銷售成長放緩,為了刺激銷量,電動車霸主比亞迪(BYD)上周五(5/23)宣布6月底前22款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享有百億人民幣(約416億台幣)補貼,降幅最大34%,掀起中國電動車市場將再度陷入砍到見骨的價格戰疑慮,今天(5/26)比亞迪、吉利汽車等中國電動車廠在香港股價走跌。 2025/05/26 19:47 國際 熱搜話題
本田汽車也快撐不住? 上季營利暴跌76%遠不如預期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日本第2大汽車製造商本田(Honda)今公布其截至3月31日第4季度營業利益暴跌76%,表現遠不如預期。 2025/05/13 15:36 財經 產業脈動
豐田董座親揭未盲目追求電動化原因 「生產太多電動車反增加碳排放」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豐田因切入電動車的速度較慢而面臨不少批評,但在董事長豐田章男看來,背後卻有其深思熟慮的原因,身為「多能源戰略」的倡導者,豐田章男再次解釋豐田沒有「盲目追隨完全電動化」的原因。 2025/05/03 15:35 財經 產業脈動
日產與本田分手更多內幕曝光 這項提議也是合併破局關鍵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日產和本田上周決定中止合併談判,距離兩家公司達成合作協議、預計 2026年推出新控股公司不到2個月。 2025/02/18 08:15 財經 國際焦點
本田和日產最焦慮是電動化速度 調研:合併後首任務是加速資源整合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日本汽車巨頭本田與日產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並透露三菱汽車也有望加入成為合作夥伴。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分析,若三方合併順利,首要挑戰將是整合資源、降低成本,以及加速電動車計畫的推進。TrendForce認為,本田和日產最焦慮是電動化速度,合併後首任務是加速資源整合。 2024/12/29 09:00 財經 產業脈動
比亞迪趕建巴西電動車工廠 大陸工人慘如奴隸被勒令停工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巴西當局周一(12/23)宣布,從正在趕工興建的中國大陸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的巴伊亞州工廠,救出163名遭到奴役的大陸建築工,他們31人共用1間廁所、睡覺沒有床墊,還被扣住大部分的薪水,待遇有如奴隸,已下令停止工程。 2024/12/24 20:47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