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玉琳罹血癌轉台大醫院!2因子影響預後 需盡快骨髓移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藝人沈玉琳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已轉院到台大醫院接受化療同時評估骨髓移植,院方表示,未獲家屬授權不會對外說明。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沈玉琳在基因型和染色體有一些不好的預後因子,所以建議盡快做骨髓移植。 2025/08/07 15:57 生活 醫藥
沈玉琳證實罹血癌!白血球在多器官大塞車 台大醫揭存活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藝人沈玉琳傳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台大醫師分析,血癌的存活率依據患者初期的「白血球數目」、「基因型」與「染色體變化」等因素,可分成「高、中、低」三種風險等級,低風險患者存活率可達70%,高風險患者則可能需要提早進行骨髓移植。 2025/08/06 21:21 生活 醫藥
致死率8成!猛爆性肝炎「6種高危險族群」 營養師教飲食修復肝臟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57歲綜藝主持人沈玉琳日前驚傳因罹患猛爆性肝炎住院治療,主持人陶晶瑩30歲時也曾因為工作太拼命,罹患猛爆性肝炎。營養師高敏敏說,該類型肝病「致死率高達8成,是所有肝炎中死亡率最高」,提醒攝取「足夠優質蛋白質」、「補足B群、維生素C、鋅、硒」,飲食少油鹽糖及少酒精。 2025/08/04 08:43 生活
兒少也會脂肪肝! 暑假「這些壞習慣」讓13歲弟肝功能飆高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快樂的暑假已過一半,不少兒少3C不離身,從早上起床一路吃飯配手機、電動到晚上,有名13歲青少年因此出現,肝指數和三酸甘油脂等指數超標、胰島素阻抗等現象。醫師提醒,要避免兒童與青少年罹患脂肪肝,可從彈性安排3C時間、鼓勵孩子多動、調整飲食習慣、建立規律作息,及注意警訊並及早檢查等5大策略著手。 2025/08/02 15:26 生活 醫藥
60歲男天天一紅酒竟貧血 醫:酒精性肝病上身「血球變大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天天喝酒造成血球變大顆,當心酒精性肝病已默默上身!醫師提醒,酒精性肝病在出現脂肪肝的程度時,戒酒加上飲食均衡,養成運動習慣,肝臟還有機會康復,但仍要定期追蹤;當進展到肝硬化時則不可逆,很難恢復到完全健康狀態。 2025/07/22 15:35 生活 醫藥
年用10億顆!降血脂藥禁忌改了 肝指數飆3倍、黃疸應停藥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史達汀類(Statins)藥物是降低血脂的大宗用藥,去年健保處方用量近10億粒,為了讓用詞更精確,衛福部修正2大重點,包含統一「禁忌」段落肝臟疾病相關敘述為「急性肝衰竭或失代償性肝硬化」;「警語及注意事項」段落,則把「肝功能」修正為「肝生化值」,如ALT及AST等數值上升超過正常範圍上限3倍,或發生黃疸,宜考慮停藥。 2025/07/05 11:31 生活 醫藥
腸病毒「新生兒殺手型」創6年新高 3天大嬰腦膜炎未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國內腸病毒疫情反常在6月還未進入流行期,緊接著放暑假,疾病管制署預估要9月開學才會進入流行期,不過新生兒染腸病毒重症累積6例卻創下六年同期最高,包含上周新增2例僅出生3天大和6天大嬰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分別併發肝炎、敗血症、腦膜炎,目前都已經住加護病房三周尚未脫險。 2025/06/10 20:00 生活 醫藥
藥師公會五度抗爭!轟邱泰源「鸚鵡學舌」 重複空洞官話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藥事制度不能沉淪,邱泰源必須下台」藥師公會全聯會今日(5/27)再度到衛福部前快閃,抗議衛福部無視《藥事法》第103條落日條款,發布違法解釋令,開放非藥師經營中藥販賣業,理事長黃金舜痛批部長邱泰源只會「鸚鵡學舌」地重複空洞官話、毫無具體回應,令人痛心,讓藥界與全民健康面臨雙重風險。 2025/05/27 12:17 生活 醫藥
超人媽媽也會累!送上一份「每天都能感受到」的溫柔 年輕時,媽媽為照顧全家人付出歲月及體力,除了生活中的操勞與付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也慢慢出現一些變化。邁入中年後,不得不面臨更年停經後所帶來的改變。過去健康檢查正常的數據,漸漸呈現異常;原本擔心爸爸的心血管健康問題,竟然也出現在媽媽身上;媽媽的骨質越來越疏鬆,恐一摔就骨折… 2025/05/12 17:30 民生
別亂試早C晚A!她兩頰泛紅脫屑 長期吃A酸留意血脂、肝功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近年來興起「早C晚A」保養法,意指早上擦維他命C衍生物的保養品,晚上擦維他命A衍生物(A醛、A酯、A醇),肌膚吸收後會轉化成A酸。不過皮膚科醫師強調,「早C晚A」並非人人適合,不少人嘗試後兩頰泛紅甚至脫屑,代表肌膚受損。另外,長期口服A酸保養皮膚當心血脂和肝功能數值上升,務必定期抽血監測。 2025/04/02 16:1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