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黃偉哲談20%關稅「台灣並未特別吃虧」 籲朝野放下對立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美國宣布將對台課徵20%關稅,台南市長黃偉哲認為「台灣並未特別吃虧」,雖然表面上高於日本、韓國(15%),但與中國(55%)、印度(25%)、越南(20%)等台商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仍屬合理,短期內對產業衝擊有限。市府將密切掌握情勢,並協助產業提升競爭力、拓展多元市場,讓台灣農產在國際上更具立足之地。 2025/08/01 18:20 政治 地方大小事
台灣關稅20%|工總指5大重點產業受衝擊最大 建議政府提供這些協助 川普政府今天公布台灣最新對等關稅為20%,總統府、行政院說明為暫時性稅率。工商團體認為,此關稅調幅略高於東南亞國家、明顯高於日韓,將使台灣出口面臨不小挑戰,建議政府提供出口轉型補助與營運貸款,同時協助業者強化美國地區倉儲、交付、售後服務機制,提升回應能力,減緩短期衝擊。 2025/08/01 14:20 財經 產業脈動
20%關稅分析|專家解析川普談判手段 就算已達協議也要注意一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川普最近陸續公布各國的關稅,亞洲國家稅率普遍介於15%到25%之間,台灣關稅也在今天出爐達20%,高於日、韓的15%,不過,總統賴清德今(8/1)開記者會對過人表示,這只是暫時性關稅,還不是最終協議,後續雙方仍會再協調,正在為糧食安全和國人健康議題進行磋商。 2025/08/01 12:30 財經 投資長觀點
台灣關稅20%|傳聞談判15%代價「綁4000億美元投資」 賴清德親回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美國對台灣關稅今(1日)掀牌,台灣暫時性關稅20%,談判團隊會繼續洽約爭取完成最終協議。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暨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認為,政府「有堅守底線,不然就會是15%」,傳聞15%的條件,要綁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該規模已接近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半,相當驚人。 該市場傳聞,總統賴清德今早表示,投資金額還在談判,基於雙方保密協定,暫無法向大眾說明。 2025/08/01 11:46 財經
20%關稅分析|商總許舒博:台灣跟日韓差5%傷害很大 農產品開放要確保食安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美國揭曉台灣關稅20%,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說,這是60分,要進行補考,希望至少跟日本、韓國在同個level 15%,日韓是台灣主要競爭對手,不要小看5%,差5%傷害性還是很大,相對有壓力。 2025/08/01 10:44 財經 國際焦點
美國對台關稅20% 「會計博士」朱立倫傻眼:這是嚴重挫敗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歷經3個多月,美國對台關稅今早正式宣布,從原先的32%下修為20%,但高於日韓的15%,被歸類為貿易關係未達互惠標準的對象之一。對於關稅結果,擁有會計學博士學位的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直呼是「嚴重挫敗」,要求立即生效振興條例,不要再提出釋憲。 2025/08/01 08:03 政治 黨政要聞
台電、美國電力研究院辦數位轉型論壇 聚焦AI資料中心設址及用電布局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電與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自1987年起展開近40年國際交流,合作投入機組發電效率、用電大數據、分散式能源與儲能等數百項研究計畫,並再度攜手舉辦「數位轉型論壇暨低碳倡議整合會議」,聚焦探討AI資料中心設址就近電源的重要性,以及全球能源轉型趨勢、電業相關最新技術應用、電網韌性強化、數位轉型與人工智慧(AI)應用等關鍵議題,期能深化雙邊合作,共同推動前瞻電力技術發展。 2025/07/31 18:15 能源
童子賢:台灣關稅多寡不用一次就下定論 8/23請大家關注能源議題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今(31日)表示,8月1日美國即將公布台灣的關稅稅率,不變猜測,但目前美國主政的總統策略多變,即使公布印度關稅達25%,就像前一陣子韓國、日本也公布25%,大家不要一次就下定論,這幾天又有什麼哪一方面的合作跟協議又出來了,可能又有一個新的數字。 2025/07/31 18:00 財經 產業脈動
核四存廢爭議!張大春嗆名嘴「下流」 逆轉無罪確定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作家張大春2014年在臉書發文罵名嘴劉駿耀「下流」、「真不知腦子裡裝什麼屎」等語,原因是不滿劉男對於林義雄絕食反核之事的評論,劉男怒告張大春公然侮辱罪,一審判無罪,但二審認為張大春的粗鄙言語與議題本身無關,逾越合理評論範圍,改判罰金3000元定讞。後來最高檢察署檢察總長為張大春提起非常上訴,最高法院今年3月撤銷有罪判決,將全案發回高等法院重審,高院更一審今判張大春無罪。依照《速審法》規定,一、二審都判無罪,不得再上訴。 2025/07/31 16:37 社會 法庭
黃國昌激辯20歲首投族 核三重啟公投發表會8/7開打、5場次一次看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民眾黨發起的「核三重啟」公投將於8月23日投票,中選會自8月7日起一連舉辦5場發表會,首場正反方代表各為清大原科院院長葉宗洸、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第二場為國民黨立委翁曉玲、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第三場為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台灣綠黨召集人甘崇緯;第四場為民眾黨立委黃國昌和20歲首投族吳亞昕,最終場為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和民進黨立委莊瑞雄。 2025/07/31 16:13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