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每10名長者有1人失智 專家:40歲是預防黃金期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衛福部最新調查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已達近8%,且2035年有近10%的長者,可能與失智症共存。國衛院攜手各方,年底將發布首份《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呼籲40歲起即為失智預防黃金期,提出顧腰圍、控血糖、壓不衝、脂不高、腎要好等「護腦五守則」。 2025/09/10 16:20 生活 醫藥
「每天都要上班的胖子」減重18公斤秘訣曝光! 國健署計畫3年助42萬人重返健康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就是個每天都要上班的胖子」,公務員趙先生因健檢發現脂肪肝及纖維化,在醫師指導下,透過飯前深蹲30下、喝水補充水分等,再加上騎腳踏車搭配重訓等運動方式,半年成功甩掉18公斤,衛福部國健署「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3年來,由近3100家診所、5200位醫師,陪伴超過42萬名像趙先生這樣的個案邁向健康生活之路。 2025/08/21 15:54 生活 醫藥
每周啤酒喝超過「這水位」 脂肪肝、高血壓、性功能障礙恐纏身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項針對46萬名中年人的長期研究發現,以酒精濃度5%計算,每周喝超過8瓶330毫升的啤酒,長期下來,具有肥胖或過重問題者,因肝病致死的風險,比體重正常者高出2.2倍。不少家庭安排今天歡度父親節,醫師提醒,每次喝酒就像是在替壓力鍋升溫,偶爾小酌無妨,但若無酒不歡,對男性來說,後果可能遠不只是多出一個「啤酒肚」,更可能同時面臨脂肪肝、高血壓與性功能障礙等健康危機。 2025/08/09 09:05 生活 醫藥
衛福部揭40歲以上國人近5成腰圍過粗 一圖看懂怎麼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腰圍過粗是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罹患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更會增加2至6倍!衛福部國健署指出,2019至2023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資料顯示,40歲以上接受服務的民眾中,近5年平均超過三分之一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有近5成腰圍過粗,腹部肥胖情形普遍,不容忽視。 2025/08/07 12:18 生活 醫藥
850萬國人燒掉健保4成!超商攜手診所 揪三高領免費蔬果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有850萬人罹患三高併發症,每年占健保醫療支出40%,國衛院分析,若腰圍及血壓同時超標 ,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高達68.3%。為鼓勵民眾篩檢,全台217家7-ELEVEN 「千禧血壓站」與310 家基層診所合作,民眾在超商量完血壓後透過 ibon自評風險高低 ,高風險者到診所接受醫師諮詢後,可再回到超商領取免費蔬果。 2025/08/05 15:40 生活 醫藥
國人陷代謝症候群警報! 國健署:加入計畫逆轉三高還可抽獎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歲以上民眾,每10人有近3人罹患代謝症候群,更是糖尿病、心肌梗塞、中風等慢性病的遠因,衛福部提醒,民眾做完檢查後要留意健檢報告數據,檢視自己是否已罹患代謝症候群,也可讓醫療院所協助將健檢結果上傳至健保署健康存摺;此外,目前已有5000位醫師加入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成為病人的「專屬健康教練」。 2025/07/10 10:20 生活 醫藥
吃太鹹不只傷腎!還害人變肥胖5大健康威脅 營養師曝嚴重後果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高鈉飲食與肥胖有驚人關聯,攝取過多鹽分不僅會造成水腫,更會直接導致肥胖!營養師高敏敏示警這並非危言聳聽,研究已證實飲食中鹽/鈉攝取量與身體質量指數(BMI)及腰圍呈現顯著正相關。數據顯示,飲食中鹽/鈉攝入量高,BMI平均會增加1.24,腰圍則顯著增加4.75公分。更令人擔憂的是,成人每增加1公克的鹽攝取,肥胖風險將提高26%,兒童的肥胖風險更高達28%。 2025/04/14 18:24 生活 醫藥
肺癌早期發現「存活率多10倍」 胸腔醫驚爆:「沙發」也是危險因子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男星汪建民生前「不菸不酒」,仍罹患肺腺癌癌逝,享年56歲。而越來越多不抽菸民眾仍得病,有研究顯示為其他內在基因變異或外在環境因素導致。胸腔外科醫師杜承哲表示,肥胖與罹患肺癌的風險正相關,而幾乎家家戶戶常見的「沙發」也是肺癌因子。 2024/10/09 16:20 生活 醫藥
是方協助馬祖打造健康管理平台及手機APP 目標建立生態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馬祖i健康」健康管理平台正式啟用,由是方(6561)協助其打造串接打造平台,並開發了馬祖地區第一個手機APP應用程式-「馬祖i健康APP」。是方表表示,公司早已切入健康事業,未來也希望能打造生態系。 2024/08/16 20:24 財經 科技新知
國人半數腰圍過粗 糖尿病風險增6倍、中風增2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人每2人就有1人腰圍過粗,腰圍是影響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關鍵因素,國家衛生研究院提醒,腰圍過大不改善,五年後27%血壓偏高,18%血糖和三酸甘油脂異常升高,代謝症候群會增加6倍風險罹患糖尿病,增加4倍罹患高血壓,增加3倍高血脂,以及增加2倍中風和心臟病風險,不可輕忽。 2024/08/06 20:0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