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川普:歡迎外國企業員工來美國 不想嚇跑投資

川普:歡迎外國企業員工來美國 不想嚇跑投資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現代汽車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電動車電池工廠本月初遭到持槍移民官員突襲,其中約300名韓籍員工因簽證不符遭到拘押。南韓總統李在明事後發出警告,表示這一起事件可能動搖南韓企業對美國投資的意願。針對此情況,川普14日表示,他不想嚇跑或打擊外國或外國公司對美國投資,強調美國歡迎外國公司前來投資,也歡迎他們派遣至美國工作的員工。
一文看美韓峰會講什麼!川普會李在明拒降15%關稅 反要美軍基地地皮

一文看美韓峰會講什麼!川普會李在明拒降15%關稅 反要美軍基地地皮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南韓總統李在明周一(8/25)首次拜會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儘管李在明積極示好,但川普堅持南韓應遵守近期達成的關稅協議條款,包括輸美商品15%關稅維持不變,且應兌現對美國的3500億美元(約10.68兆元台幣)投資承諾。川普還拋出新要求,暗示可能要求轉讓駐韓美軍基地的土地所有權。
李在明4.6兆元打「造船牌」博川普歡心 放眼台海衝突成美艦後援

李在明4.6兆元打「造船牌」博川普歡心 放眼台海衝突成美艦後援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出訪美國的南韓總統李在明,將於美東時間周一(8/25)與美國總統川普首次會晤,雙方預計將討論關稅、駐韓美軍角色及以國防開支等可能改變美韓同盟的重大議題。南韓官員認為造船業對於川普極具吸引力,將透過斥資1500億美元(約4.6兆元台幣)協助美國重振其船舶製造業。此舉也能在一旦台海爆發衝突時,助美國軍艦更方便修復受損艦艇。
李在明8/25會川普後將訪費城造船廠 強化美韓造船合作戰略

李在明8/25會川普後將訪費城造船廠 強化美韓造船合作戰略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總統李在明辦公室日前表示,李在明將於8月25日在華府與美國總統川普舉行首次峰會。《日經亞洲》報導指出,李在明在峰會隔日將參觀南韓韓華集團(Hanwha Group)位於賓州的費城造船廠(Philly Shipyard),此舉不僅展現兩國深化合作的意圖,也凸顯造船業在美韓關係中的戰略意義。
周末精選|台灣對等關稅20%為何高於日韓 亞洲鄰國讓步條件一文看

周末精選|台灣對等關稅20%為何高於日韓 亞洲鄰國讓步條件一文看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牽動全球經貿神經的美國對等關稅,川普總統在原定大限8月1日前夕公布10%至41%的最新稅率,並展延7天、於8月7日起生效。尚未達成協議的台灣適用稅率為20%,與已談妥協議的越南稅率一致,但高於日本、南韓修正後的15%。台灣為何獲得此稅率?日、韓等亞洲鄰國做出哪些讓步?兩國對美國挹注的巨額投資獲利模式,為何各自解讀?本文一次綜整。
台灣關稅20%|傳聞談判15%代價「綁4000億美元投資」 賴清德親回

台灣關稅20%|傳聞談判15%代價「綁4000億美元投資」 賴清德親回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美國對台灣關稅今(1日)掀牌,台灣暫時性關稅20%,談判團隊會繼續洽約爭取完成最終協議。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暨東海大學經濟系兼任教授邱達生認為,政府「有堅守底線,不然就會是15%」,傳聞15%的條件,要綁4000億美元對美投資,該規模已接近去年國內生產毛額(GDP)的一半,相當驚人。 該市場傳聞,總統賴清德今早表示,投資金額還在談判,基於雙方保密協定,暫無法向大眾說明。
解析|與美國達15%關稅協議 南韓付出了什麼

解析|與美國達15%關稅協議 南韓付出了什麼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宣布與南韓達成貿易協議後,南韓方面周四(7/31)也證實協議內容,強調南韓不再進一步開放牛肉和白米市場,汽車關稅也跟對等關稅一律下調至15%。針對承諾的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約10.45兆元台幣)規模基金,南韓說明其中1500億美元(約4.48兆元台幣)為造船合作,其餘為核電、半導體等領域的投資。 南韓經貿官員強調,政府所提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MASGA)的合作方案,為韓美經貿磋商談妥作出最大貢獻。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