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切一半還藏癌!八旬嬤停藥竟中鏢 醫曝復發關鍵「千萬別自行停藥」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八旬婦人因上腹部悶痛,原以為只是胃不舒服,連吃一個月胃藥未見改善,家屬警覺異常帶她就醫,竟確診二期胃腺癌。她接受半胃切除手術並持續口服化療,原本恢復情況良好,未料不到一年,回診竟又在殘留的胃部發現癌細胞,診斷為「殘胃癌」,追問之下才得知她因不耐副作用自行停藥,所幸經重新調整化療,目前病況穩定恢復中。 2025/07/19 15:57 生活 醫藥
不認害死剴剴!兒盟社工陳尚潔出庭「4警護送」 甩鍋不認罪被法官質疑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1歲男童剴剴慘遭兒福聯盟轉介的保母劉彩萱、劉若琳姊妹綑綁塞水桶、毆打、餵食餿水、燒焦廚餘、罰站凌虐慘死,台北地院國民法庭今年5月判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18年徒刑,現由高等法院審理中。此案負責媒介保母的兒福聯盟社工陳尚潔涉嫌明知剴剴受傷卻長期不作為,甚至向剴剴外婆稱劉彩萱「非常有愛」,剴剴死後還造假訪視記錄,檢方查出她有連環10項過錯,導致剴剴錯失黃金救援時機喪命,去年8月依過失致死、偽造文奢等罪起訴陳女。 北院今下午2時30分在國民法官專庭開庭審理,「剴剴戰士」在法院外集結怒吼,陳尚潔則在親友及多名警力護送下出庭。 2025/07/17 17:42 社會 法庭
日本鹿兒島離島有感地震1725次 2島距離拉遠10公分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惡石島地震頻傳,從6月21日至今天(7/9)下午5時已發生1725次有感地震。近日到島上看診的醫師表示,居民因害怕地震、對經濟感到不安,壓力導致腹痛、噁心等不適症狀。 2025/07/09 21:10 國際 熱搜話題
明迎小暑!中醫建議吃清淡、易消化 運動建議這4類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明天就是24節氣的「小暑」了,除了是夏季第5個節氣,也象徵炎夏正式揭開序幕。中醫師提醒,此時的養生重點為祛濕清暑、健脾養心,並避免長時間處於潮濕、悶熱的環境中,或暴飲暴食損傷脾氣;飲食建議清淡、易消化為主,輔以冬瓜、薏仁、綠豆、荷葉與苦瓜等當令食材;運動方面建議溫和有節奏的太極、八段錦、瑜伽或輕快步等項目。 2025/07/06 08:00 生活 醫藥
台灣年輕腸癌增逾1.5倍 女子半年腹脹像孕婦確診晚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40-49歲大腸癌發生率近年增加超過1.5倍,一名39歲女性半年內肚子大得像孕婦、大便變得稀軟,吃一點東西就覺得腹脹,就醫檢查確診晚期大腸癌。醫師分析肇因除了不良生活作息,吃太多高脂肪、紅肉與加工食品會破壞腸道菌群平衡,壞菌釋放有害代謝物引發腸道慢性發炎、黏膜損傷,進而增加瘜肉生成並誘發大腸癌。 2025/06/25 18:18 生活 醫藥
夏至禁忌、養生3要點!午睡是滋養神技 中醫師推薦一次看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今天(6/21)迎來2025年的「夏至」,這不僅是每年之中白天最長、陽氣最旺盛的一天,更是天地間「陽極而陰生」的微妙轉折點。表面上夏至時節炎熱且活動頻繁,然而在中醫養生觀點中,此時身體的氣機已悄然開始內收,陽氣漸趨內斂,而陰氣則開始靜靜滋長,是個看似熱鬧卻蘊含深刻變化的節氣。 2025/06/21 17:52 生活
夏至熱炸!上班族「冷氣病」暴增 中醫師建議上班族3招保平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今(21)日迎來24節氣中的「夏至」,標誌著北半球日照時間最長、陽氣達到最盛的時刻,也代表氣候將逐漸進入一年中最炎熱的時期。然而,在許多民眾將冷氣與冰涼飲品視為消暑良伴的同時,中醫師提醒,過度依賴這些方式可能埋下健康陷阱,導致「冷氣病」或「中陰暑」患者明顯激增。中醫師建議上班族3招保平安。 2025/06/21 12:48 生活 醫藥
癌症連43年成國人死因之冠 攝護腺癌、卵巢癌死亡率上升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今天公布,癌症連續43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冠,其中肺癌、肝癌、結腸直腸癌,更是連續21年蟬聯國人癌症十大死因前三名,值得注意的是,前列腺癌和卵巢癌標準化死亡率上升。 2025/06/16 12:47 生活 醫藥
韓國瑜逆風喊「政府不能只看台積電、半導體」 自嘲「香菇腦」替農漁民發聲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立法院長韓國瑜時常有「無俚頭」的驚句爆發,引發熱議,日前他以「一龍二鳳」比喻民進黨團幹部,引發爭議。不過今天他再度發揮「韓式幽默」,在推廣台中農產品場合稱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羞於見人」,隨後他自嘲自己「腦袋長得像香菇」,又提到擔任高雄市長時,到澳門賣花的過往。不過他話鋒一轉,突然提到「政府眼光不能只看著台積電、半導體,這麼大的上市公司,不用政府幫他佈局、接訂單。」 2025/05/23 14:37 政治 黨政要聞
陳奕迅染新冠!台港疫情升溫 這波病毒2特性更易傳染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金曲歌王陳奕迅原訂明日(5/16)起連3天在高雄巨蛋開唱,豈料確診新冠肺炎今日緊急宣布演唱會延期。感染科醫師表示,近來台灣、香港病例明顯增加,主因 這波疫情的流行病毒株有六個位點突變,與人體細胞親和力增加更容易傳染,病毒免疫逃脫能力也提高16%,臨床觀察10歲到30歲年齡層病人變多。 2025/05/15 16:55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