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兼裁判給錢?王鴻薇踢爆不只大支:文總委員名單赫見曹興誠、楊力州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國民黨立委王鴻薇踢爆饒舌歌手「大支」4年內接受政府至少2000萬補助,引發爭議,她今(8/4)日再度揭露,文總的執行委員會名單,不但出現大支,還赫見大罷免要角曹興誠、通靈少女劉柏君、號召拍攝支持罷免影片的楊力州,她痛批,原來挺大罷免的文化人、音樂人,通通都收列在中華文化總會,在總統賴清德帶領下,文總變賴總,「文總球員兼裁判的給錢方式,這是哪門子的規定?」 2025/08/04 11:11 政治
台採購天然氣史上最大規模 阿拉斯加拚2030年供氣 在美台關稅談判中,加強對美採購成為平衡雙邊貿易的選項,據阿拉斯加州州長鄧利維近日表示,台灣計劃向該州採購的天然氣600萬噸訂單將是史上最大,預計2030年開始出口。 2025/08/04 09:37 能源
醫美打外泌體全違法!小心菌血症死亡 明年起重罰2千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目前僅有條件核准外泌體做成保養品,尚未開放治療行為,若要進行外泌體治療,須先向衛福部申請人體試驗,核准才能收治病人。不少醫美診所幫客人偷偷注射外泌體全屬違法,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警告,別亂打不合格產品,一不小心恐因菌血症死亡,再生醫療雙法明年1月正式實施後,最高可開罰2000萬元。 2025/08/03 15:47 生活 醫藥
丹娜絲颱風災情擴大 金融業加碼捐款逾2億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 7月6日丹娜絲颱風強襲台灣中南部造成重大災情,金管會轄下證券期貨相關機構包括台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期貨交易所及集中保管結算所,先前已捐助800萬元賑災。惟近日中南部持續豪雨成災,重創各地建設及居民生計,為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之精神,周邊單位再次合力捐助2000 萬元,撫慰受災戶度過艱難時刻。金管會表示,金融機構捐款總計2億0986.7億元。 2025/07/31 19:56 財經 金融保險
丹娜絲颱風|金融機構捐款1.28億 災民保費、貸款利息可緩繳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7月6日丹娜絲颱風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停電、路樹倒塌、淹水、交通中斷、民生設施受損等等慘重災情,多家金控與財政部所屬單位合計捐款已達1億2800萬協助賑災。財政部公股金融及非金融事業今宣布擴大捐款再增加5000萬元,加上原1600萬元,合計捐款金額達6600萬元。 2025/07/30 16:15 財經 金融保險
這家能源巨頭發放逾3100億獎金 平均每位員工可分到近6億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根據彭博報導,能源和商品貿易巨頭維多集團(vitol group)在2024年度透過股票回購的形式,向高階主管和資深交易員們發放創紀錄的106億美元(約3127億台幣)分紅,這也是能源交易產業前所未有的數字,使得這家私人公司在過去10年中向合夥人分配超過310億美元(約9145億台幣)資金。 2025/07/29 19:10 財經 產業脈動
川普關稅威脅! 英業達、緯創各砸25億及136億投資美伺服器業務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經濟部投審會今天核准5家企業申請對外投資案,金額達10.35億美元(約308億台幣),其中在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威脅下,英業達、緯創紛紛增資美國公司,將擴增伺服器製造業務。 2025/07/29 17:04 財經 產業脈動
數字看民意|218萬人不同意大罷免!25區強勢輾壓 8人票數比當選時還高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第11屆立法委員及新竹市第11屆市長罷免案昨(7/26)日舉行投票,約於晚間21時全數開票完成,不同意罷免票數一路領先,最終催出216萬不同意票,24席國民黨立委、新竹市長高虹安保「位」戰闖關成功,罷免案全遭否決;7案同意票過門檻,但不同意票更多而未過關,另有8案不同意票甚至高出當選票數。 2025/07/27 10:04 政治 黨政要聞
柯文哲見到他笑了!女秘書看到法官拒做這事 當庭遭喝斥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地院今早審理京華城案,傳喚台北市前副市長彭振聲作證,北市前市長柯文哲看到昨天交保重獲自由的李文宗坐在法庭內,立刻露出笑容。不過合議庭3名法官進入法庭時,法警喊「請起立」,法庭內所有人都站起來,唯獨柯文哲的前秘書黃心緗沒起立,在場注意秩序的北院重金庭庭長吳承學見狀,立刻大聲對黃心緗說:「請起立。」法警也盯著黃女大吼「請起立」,她才站起來。 2025/07/24 13:47 社會 法庭
獨家|「十大神農」心寒想出走!災後11天沒電害2千萬魚蝦翻肚 嘆被南市府遺忘苦問:未來在哪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肆虐台南,帶來史上最嚴重的停電災情,更對養殖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曾獲十大神農、國家永續發展獎的養殖達人黃國良接受《知新聞》專訪感慨萬千:「偏鄉被遺忘了!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痛陳感受不到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號稱以農立國,卻是極度的不友善。他深耕12年首次萌生「出走」想法,坦言「該不該繼續堅持把這些東西留在台灣?還是去一個對農漁業更友善的國家!」 2025/07/23 18:2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