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副院長:兒童醫療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 3-4成一定要留住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近年兒科醫師人力的議題,每隔一段時間就被提起,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昨透露,今年訓練的4名總醫師,大概都留不住;身為小兒科醫師的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則說,「兒童醫療遇到困難,不是昨天才發生的」,訓練出來的醫師約六至七成走向基層,剩下的三至四成一定要留住,因為醫院擔負的是重症、罕病、診斷困難的疾病治療。 2025/10/28 13:56 生活 醫藥
健保總額增600億!兩大挹注重點 衛福部長保證明年不漲保費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6年度健保總額協商昨日歷經11個小時討論,醫界和付費者代表少見一次就達成共識成長率5.5%,因此明年健保總額比今年增加近600億元預算。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以5.5%成長率推估的話,明年還有2個月安全準備金,所以確定明年不會調漲健保費。 2025/09/25 18:12 生活 醫藥
2030三高死亡率減1/3!靠我的餐盤減肥 莊人祥:健康不一定好吃但可活更久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8月總人口超過2332萬人,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慢性病達850萬人,10大死因每年死亡20萬人,三高相關就占5個名次、達6萬人死亡,政府目標2030年之前將三高死亡率減少3分之1,而三高很多都是因為不良習慣、飲食、未適當運動等長期造成,衛福部常務次長莊人祥自曝年輕時就有痛風,又胖開始吃降尿酸的藥,減肥後雖然還吃藥但三高一切正常,他曾以國健署「我的餐盤」從80多公斤降到72公斤,但他也笑說「健康不一定好吃,但可以讓你活的更久」。 2025/09/21 14:02 生活 醫藥
台大醫院籲「輕症持轉診單加號」 林靜儀:支持醫學中心要求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鼓勵民眾落實分級醫療,台大醫院建議若門診額滿,輕症病人需持基層院所轉診單才能加號,引發醫界討論。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主動在臉書回應,「支持醫學中心要求輕症應經轉診」。 2025/09/04 15:46 生活
明年健保總額逼近1兆元 衛福部長石崇良:漲保費機率低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高齡化社會加上新藥、新科技快速發展,醫療支出勢必不斷增加,少子化卻讓可負擔健保費的人變少,健保財務壓力沉重,明年健保總額以高推估試算將近1兆元,準衛福部部長石崇良8/28被問及任期內是否是否調漲健保費,他表示不確定自己任期多久,如果只做一年,從客觀數據來說「明年漲保費的機會很低」。 2025/08/28 21:38 生活 醫藥
石崇良升衛福部長 醫雙手比讚:嚇一大跳、相當期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新氣象!行政院本周啟動內閣改組,衛福部部長將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稍早幾乎與媒體同一時間得知訊息,直呼「我也嚇一跳,嚇一大跳」,但認為這個人事安排「非常好」、相當期待,大讚對方資歷完整,推動各項醫療業務的腳步也都相當快速,笑稱「我們醫療機構在後面追趕得還滿辛苦的」,同時也期許他上任後,持續落實分級醫療。 2025/08/27 14:07 生活 醫藥
健保個別總額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 石崇良:成效不錯、未見人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在六大分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除台北區在第二季上路外,其餘均為第一季上路。第二季預估點值近期出爐,經分階段折付後,全國各分區醫院點值達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點0.9456元。 2025/08/25 19:37 生活 醫藥
27家醫院護病比未達標 專家:回歸護理師不足根本問題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今日(6/25)公布首波「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名單及金額」,全台390家醫院中有27家未達標,約占7%,不過,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直言,許多醫院為了達成護病比標準,減少開床數,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開床狀態,這還是要回歸到護理人員不足的根本性問題去解決。 2025/06/25 20:50 生活 醫藥
台北區個別醫院總額本季上路 台大院長:人球問題需觀察至年底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陸續在各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最晚上路的台北區於4月加入,台北榮總評估可能輕微「斷頭」,台大醫院指出,今年預算增加、營收相對樂觀;至於各界憂心的醫療人球問題,目前尚未出現,仍需觀察至年底結算。 2025/06/15 18:40 生活 醫藥
癌症死亡降低「先苦後甘」 陳時中:明年醫療費用多一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少子化導致可負擔健保費的人口逐年減少,醫療支出較多的高齡人口愈來愈多,讓健保財務相當吃緊,若要在2030年達到癌症死亡率減少三分之一,行政院長政務委員陳時中認為,明年醫療費用應該要上升多一點,因為擴大公費補助癌症篩檢,篩出來就要治療並搭配健康管理,長期下來反而減少健保支出。 2025/06/07 19:4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