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航班助攻!台客赴關島成長447% 商務、投資客增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直飛關島僅需3.5小時,且享免簽證入境、免稅購物及免換駕照等便利措施,根據最新統計,2025年上半年已有4,150名台灣旅客造訪關島,凸顯關島在台灣旅遊市場的高度人氣,入境關島台灣旅客成長上,2024年6月126位,2025年6月為690位,成長447%,主因是去年僅有雄獅兩班包機,今年4/2起聯合航空提供台北直飛關島的定期航班。 2025/09/11 19:06 生活 旅遊
公費醫師計畫被醫界罵翻! 挨批為醫療環境埋地雷、緣木求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昨(9日)證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續辦。醫界批評,政府並未充分評估,無疑是為我國醫療環境埋下地雷,且急重難罕重點科別人才之所以短缺,是因為值班多、風險高、給付少,生活品質不好,與其他低風險之科別的收入不成比例,「試圖以增加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根本是緣木求魚」。 2025/09/10 16:12 生活 醫藥
一表看台灣iPhone 17系列貴多少 亞洲這兩處買蘋果新機最便宜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蘋果智慧手機iPhone 17系列於台灣時間周三(9/10)凌晨發表,儘管售價凍漲,然而相較之下,台灣的新機售價卻比美國及日本、南韓及香港等亞洲主要市場還要貴。不過要注意的是,美國各州消費稅不同,且iPhone是屬於地區保固,果粉入手新機仍需多加考量。 2025/09/10 14:42 國際 熱搜話題
周末精選|大量外國人拖累日本生活品質 政府被迫修法降低衝擊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圓匯率便宜,不僅為日本帶來爆量外國遊客,京都等地的觀光區人滿為患,還有不少喜愛日本的台灣和中國人跑到日本買房,推升當地房價,使得部分日本人認為「外國人正在吃日本豆腐」,進而支持主張「日本人優先」的保守派政黨「參政黨」,在今年7月的參議院大選一口氣拿下14席,日本各級政府也開始思考該如何處理這麼多外國人,降低對日本民眾生活的衝擊。 2025/09/07 08:00 國際 寰宇要聞
川普削減哈佛大學675億經費踢鐵板 法官裁定違憲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川普政府與美國頂尖學府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之間的對立情勢出現新轉折,聯邦法官周三(9/3)裁定,政府不當削減哈佛大學22億美元(約675億元台幣)的研究經費,必須恢復撥款,並認為政府行為侵犯哈佛的憲法權利。川普政府誓言要提起上訴。 2025/09/04 09:55 國際 熱搜話題
美國小額包裹關稅豁免今取消 台灣寄件恐多噴5000元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宣布,針對價值未滿800美元的小額包裹關稅豁免措施,於美東時間29日凌晨12時1分(台灣時間30日中午)起永久取消。新制設有6個月緩衝期,期間寄件人可依據包裹來源國關稅稅率區間,支付每件80至200美元不等的固定關稅。緩衝期結束後,除了信件和價值低於100 美元的禮物仍可免稅,其餘寄往美國的包裹都必須按來源國的對等關稅稅率繳交。 2025/08/29 14:47 國際 寰宇要聞
大阪對外國遊客課稅被打槍 知事將建議日本取消外國人免稅待遇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因不堪大量外國遊客帶來的觀光公害,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去年3月提出要對外國遊客多剝一層皮,在原本的住宿稅之外,還要再課一筆「徵收金」,這項提案昨天(8/27)遭專家們打槍後,吉村今天(8/26)再出新招,表示將建議日本取消外國遊客的免消費稅待遇,並提高從日本出境時的「出國稅」。 2025/08/28 20:15 國際 熱搜話題
國安私菸案二審「刑度全減」!前少校吳宗憲判6年最重 華航幫助犯均緩刑 【記者於維奕、陳怡文/綜合報導】2019年7月國安局特勤人員利用總統專機出訪太平洋友邦,搭乘夾帶近萬條私菸案,當時府方回應「超買非走私」引發喧然大波。二審認定一審適用法律有誤,由原本的貪污罪改判圖利罪,時任總統府侍衛官吳宗憲遭判6年徒刑、張恒嘉2年4月、黃柏維2年6月;華航前副總經理邱彰信等人為幫助犯,均獲緩刑,可上訴。華航稍早回應「肯定同仁工作操守」。 2025/08/27 14:09 社會 法庭
確定延後!基隆-石垣島渡輪最快10月中開航 船上設施首曝光 【記者劉沛妘/台北報導】萬眾矚目的「基隆-石垣島」航線渡輪原預計今年9月中旬開航,今(27)日華岡集團總經理洪郁航表示,為了進一步提升旅客搭乘品質,將延至10月中、10月底開航,並預計在9月底前公布票價及開放購票,船上設施首度曝光。 2025/08/27 12:38 生活 旅遊
美8/29起取消小包免稅!郵局今起停運 剩商業快遞運費多1-2倍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美國將於2025年8/29起,取消小額包裹免稅優惠,等於價值低於或等於800美元的進口商品都要付關稅,中華郵政今起暫停收寄,但文件類郵件仍可正常收寄,郵務處處長柯清長說明,放棄年收3.6億元業務的原因在於,全球各國郵政尚未建立寄件人端繳稅機制,因此不得不做出此決定。 2025/08/26 14:35 生活 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