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NCC主委提名!蔣榮先提研擬AI法規等4點期許 盼成正直獨立機關

NCC主委提名!蔣榮先提研擬AI法規等4點期許 盼成正直獨立機關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家傳播通訊委員會(NCC)因4名委員在2024年7月底任期滿,但提名人選立法院未同意,僅剩3名無法達有效運作規定,經再度送審名單,今提名主委蔣榮先等人至立法院列席報告,他提出4點期許,包含確保言論自由,除非有明顯立即危險,另外,研擬生成式AI等新興法規,還有社群媒體及平台對假新聞、演算法等管理更透明,最後,維護消費者權益持續堵詐,希望大眾給他一點時間,單純希望NCC是專業能夠體察民意的獨立機關,讓各位看到一個有願景值得期待「正直獨立的機關」。
兒虐頻傳!林月琴揪漏洞「缺乏專責單位監督」 曝向卓榮泰請托1事

兒虐頻傳!林月琴揪漏洞「缺乏專責單位監督」 曝向卓榮泰請托1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北市私立培諾米達信義幼兒園園長之子毛畯珅涉性侵、偷拍幼童,台北地檢署查出多達47名受害,並先後依2案起訴毛畯珅,第1案已於今年5月最高法院判處毛男28年8月徒刑定讞,第2案台北地院昨(24日)判決30年徒刑,併科罰金5億元。民進黨立委林月琴今當面請托行政院長卓榮泰,將兒少專責單位設立為二級獨立機關,唯有整合跨部會資源,才能快速回應兒少問題,保障每一個小朋友的權益發展與保護。
綠新北黨部推「民主之鑰」挺台灣 入黨、捐款免費送

綠新北黨部推「民主之鑰」挺台灣 入黨、捐款免費送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民進黨新北黨部推出募款小物,涵括「挺台灣」棒球帽、應援巾與「民主之鑰」開瓶器鑰匙圈等多項,今天正式上線,黨部主委、立委蘇巧慧說,台灣民主道路從來不好走,期勉大家面對困難挑戰,應堅守護民主決心,成為新一代民主之鑰,讓民主路能走更遠。新北黨部也跟知名女演員徐千京合作,拍攝宣傳照片,盼拓展支持群眾。
公館圓環凌晨開拆了!工程車進場填平地下道 民團集結抗議、警民爆衝突

公館圓環凌晨開拆了!工程車進場填平地下道 民團集結抗議、警民爆衝突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今(13)日凌晨0時正式動工拆除,第一階段將填平車行地下道,接著才會移除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12日晚間23時50分左右,工程車陸續進場,準備進行第一階段填平地下道作業;但公民團體發起「守環行動:圓環走讀」活動,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張志豪也到場力挺,眾人集結圓環張貼抗議看板,更在現場與警方僵持不下,一度爆發衝突。
有片|抗議北市府拆公館圓環 民團率百人怒吼!闖車道掛布條表訴求

有片|抗議北市府拆公館圓環 民團率百人怒吼!闖車道掛布條表訴求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預訂明天(13日)凌晨拆除公館圓環,同時填平公車地下道。公民團體「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及多所大學學生會共同發起「守環行動:圓環走讀」活動,吸引上百位民眾到場響應,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苗博雅與民眾黨台北市議員張志豪也到場力挺。眾人在繞行圓環後,張貼抗議看板,同時橫越車道到圓環圍籬懸掛抗議布條。
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及公投落幕,公民團體在執政黨助攻下,仍舊未撼動31藍委席次,在野陣營解讀「對賴清德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內部掀檢討潮之際,關鍵少數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政治能量大躍進,選戰鋪陳推進,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藍白不會一直合作無間,現在各有各的家務事要操煩,綠營何嘗不調整策略,從法案結盟取代對立,或可改善國會朝野僵局。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說,罷免、公投的價值不是在結果,而是過程中的辯論,社會多元聲音被聽見,公民運動力量不會因此結束。
大罷免全面潰敗!賴清德嫡系林俊憲開砲:內閣、黨務、黨團應總檢討

大罷免全面潰敗!賴清德嫡系林俊憲開砲:內閣、黨務、黨團應總檢討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大罷免、核三重啟公投落幕,最終31名藍委罷免案皆失敗,公投雖未達門檻但同意票多過不同意。對此,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今(24)日表示,民進黨遇到失敗要虛心檢討,他更公開向黨內喊話,「內閣要改組、黨務要改組,黨團路線也要總檢討」,來回應民眾對於民進黨改革的期待。
823罷免再戰|罷團VS鐡票區藍委「戰法變」 票數門檻一次看

823罷免再戰|罷團VS鐡票區藍委「戰法變」 票數門檻一次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今(8/23)天進入終局,受第一波「24+1」案挫敗影響,及執政黨忙於清理關稅、風災戰場,第二波7藍委案的選情和輿論熱度明顯降溫,而罷團也轉換戰法,從定點造勢改為車掃、走入巷弄家戶近距離宣傳。綜觀7被罷藍委去年當選票數,跟罷免過關門檻存在上萬票差距,是公民團體更難打的一場仗,《知新聞》整理第二波各罷案過關門檻,供讀者一文掌握。
懶人包|7圖看懂藍委勝選vs罷免門檻差距 顏寬恒7.6萬最高

懶人包|7圖看懂藍委勝選vs罷免門檻差距 顏寬恒7.6萬最高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戰火延燒逾半年之久,第一波「24+1」案全衝破反罷防線,無一過關,重擊罷團及執政黨士氣,大罷免下半場將在本周六(23日)登場,換新北、新竹、台中、南投的7名藍委接受「期中考驗」,中選會今天公布各該罷免案的過關門檻,其中,中二立委顏寬恒罷免同意票需達7.6萬票最高,投一立委馬文君應達4.6萬票最低。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