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縮胃手術身亡!家屬控網紅醫疏失、百萬醫療費匯私人帳戶 高雄衛生局回應了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北部林姓女子7月赴高雄某醫院接受王姓網紅醫師施行縮胃手術後不幸身亡,家屬昨(27)日在立委柯志恩、市議員許采蓁、黃香菽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指控醫師未經妥善評估即安排手術,並以私人帳戶收取逾百萬元費用,引爆醫療爭議。高市衛生局表示,手術是否涉及醫療不當,已由地檢署介入調查,另對於超標收費,最高可開罰25萬元,並要求醫院限期退費。 2025/07/28 14:03 社會
與父同行|院長之子繞路學醫「有不能犯錯壓力」 名醫父雞湯:把挫折當學習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兒童過敏免疫風濕權威、台灣兒少保護重要推手黃璟隆目前是土城醫院名譽院長,但院長父親的光環對兒子黃柏棣來說「不能犯錯的壓力遠大於助力」,因此在兒科與內科之間最後選擇了心臟內科。黃璟隆尊重孩子獨立有想法,即便兒子在人生道路上繞了遠路,寫信給予建議卻不強迫,因為他相信聰明的孩子會自己思考,人生經歷曲折才會豐富。 2025/07/25 18:58 生活 醫藥
獨家專訪|兒虐名醫吐艱難:人生重來不想從醫 資源不足「救回命卻給不了溫暖」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長期受虐兒童會產生反社會人格障礙,復健是一條漫漫長路,但長年致力於兒少保護的土城醫院名譽院長黃璟隆直言,台灣目前能做早期療育的心理師、兒童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和物理治療師都遠遠不夠,把孩子救回來卻沒能讓他變成幸福快樂的小孩,亟需各醫院一起努力,否則挫折感只會不斷增加。 2025/07/25 18:58 生活 醫藥
人物|溜不回梧棲當小鎮醫生 兒虐氣喘名醫黃璟隆愛出診間「做傻人的事」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兒童是弱勢中的弱勢」國內兒童過敏氣喘與風濕領域權威、土城醫院名譽院長黃璟隆為了孩子,樂當傻子走出診間開啟斜槓人生,帶著團隊全台跑透透做氣喘衛教20年,經常跟颱風賽跑,更致力推動兒少保護,教導醫護早期發現,與社工、幼教師、檢警和法官合作,「薪水沒收穫,心理收穫很大」黃璟隆說,但兒虐一再發生讓他挫折也遭受質疑,放不下的原因只為多幫孩子一點。 2025/07/25 18:58 生活 醫藥
今日精選|柯文哲726 欲投票無望將抗告/名醫兒「繞路學醫」原因曝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07/25 13:40 生活
【2025父親節特刊:以父之名】上線 DIY賀卡送爸爸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父愛藏在行動裡,不張揚卻深刻。2025父親節,《知新聞》以9個故事致敬沉默卻堅定的父親身影:從104歲羽球王林友茂、殉職警劉宗勳的父親、捐出己身的大體老師朱爸爸,到職棒兄弟推手孫爸、兩代名醫的傳承、日本清酒老店的父女接班、政二代林珍羽與父、總統教育獎林言彤的碗粿父親。父愛無聲,支撐子女前行。 2025/07/25 10:26 生活
孫子發燒阿嬤拿「阿公沒吃完的藥」餵 兒科名醫曝做錯這些得住院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小朋友不是縮小版大人!醫師指出,曾有一名男童感染EB病毒發燒,但阿嬤未帶孩子就醫,而是拿大人沒吃完的藥給孫子吃,患者後續出現噁心、嘔吐、全身皮膚疹等症狀,最後必須住院治療;衛福部提醒,兒童抗生素要遵循「四不一要」原則,包括不主動要求、不自行購買、不吃他人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醫囑用藥等。 2025/07/23 11:20 生活 醫藥
公車撞死名醫!交通局提5改善措施 增庇護島縮短行穿距離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19日發生交通事故,造成衛福部部立桃園醫院外科部主任周佳正遭公車輾斃,台北市交通局今(7/21)日責成相關單位前往現地會勘,並啟動五大改善措施,包括增設庇護島與行人號誌、退縮行穿線、提升照明能見度,以及強化公車駕駛教育與行車管理。 2025/07/21 16:27 生活 交通
白袍父女情3|考上台大機械不能唸! 名醫女兒苦尋人生意義走出花路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第一年考上台大機械,但我爸不讓我填,叫我去重考。」振興醫院精神科醫師袁瑋笑談往事,但這條在父親期望下走的路,卻曾讓她痛苦不已。天生不愛背誦、生物成績常是低標的她,在醫學院裡讀得極不開心,甚至開始「找尋人生的意義」;沒想到,這份痛苦的追尋,卻為她指引了真正的方向——大學時大量閱讀的心理學書籍幫助了她,也讓她立定志向,未來只走身心科。 2025/07/21 16:03 生活 醫藥
白袍父女情|名醫女兒真心話 「病人都聽我的,只有我爸不聽」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有時候到家了,我爸都捨不得叫我。」披著夜色回家,是許多高三學子的奮鬥寫照,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袁瑋也曾是如此,但當年那個穿著綠制服的女孩,有婦癌名醫父親袁九重,用鐵漢柔情和溫暖詩歌撐起的避風港;長大後同樣穿上白袍的她,也將這份孺慕之情,化為一次扭轉命運的警覺,與對父母健康的溫柔守護。 2025/07/21 16:0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