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關稅炸彈來襲!卓榮泰急開會救產業 下週將送特別預算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美國今公布對台課徵20%關稅,相較主要競爭者日韓15%高,引發議論。行政院長卓榮泰下午邀集相關部會,針對新的暫時關稅重新推估,該如何協助遭衝擊產業。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會後轉述,下週將送出「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的特別預算。 2025/08/01 20:05 政治 黨政要聞
挨批用嘴巴救災、掩蓋災情 政院舉證電爆張啓楷「誣指」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南部受丹娜絲颱風及近日豪雨影響,多地釀災,民眾黨立委張啓楷批評行政院反應遲鈍,創下國內首次無國軍投入災後搶救記錄,甚至前進指揮所遲至第22天才設立,行政院發言人發言人李慧芝今表示,總統賴清德、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宣布設置「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過去從來沒有為了颱風風災設置中央層級的前進指揮所,「張委員對於基礎事實的認知恐有誤解。」 2025/07/31 17:04 政治 黨政要聞
中南部豪雨成災!總統府:防救災最優先 氣候變遷委員會明停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南部豪雨狂下,釀及多處淹積水,總統府今宣布,總統賴清德已指示以防救災工作為最優先要務,原訂明天召開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停開一次。賴清德已請政務委員陳金德召集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希望工程相關機關會同地方政府協調、調度承攬中央工程相關機關的業者,積極投入重建工作,儘速協助民眾重建家園。 2025/07/30 19:34 政治 黨政要聞
雲嘉南災區重建大缺工!中央出手「分區分工」 修繕廠商還有每棟3萬津貼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灣南部在一個月內連遭丹娜絲颱風、0728豪雨襲擊,受災戶苦不堪言!行政院昨天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今天邀集縣市政府代表與會,決議分區認養、分工負責,分頭聯繫廠商並制定統一定價,全力投入災後重建。 2025/07/30 17:19 生活 地方大小事
垃圾車為什麼播《少女的祈禱》?背後竟藏著台灣公衛巨人 【劉以安/綜合報導】聽到古典樂《少女的祈禱》或《給愛麗絲》,就知道垃圾車來了,寶島限定的日常習慣已執行近一甲子。這個制度開創者據稱是台灣公共衛生先驅許子秋,生平幹過不少大事,除了消除垃圾,他還撲滅霍亂、日本腦炎和小兒麻痺。 2025/07/30 15:24 生活
卓榮泰南下勘災!宣布成立「雲嘉南前進指揮所」 儘速協助地方復原 【記者王志弘/嘉義報導】豪雨重創台南、嘉義,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南下勘災,宣布將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建前進指揮所」,整合內政部、經濟部和國防部資源,儘速協助地方復原。他強調,中央與地方會協力推動系統化治水,改善淹水狀況。 2025/07/29 18:24 政治 地方大小事
翻轉健康體系!政院擬砸20億整合4部會 陳時中:及早發現風險,降低社會成本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規劃成立平台,整合衛福部、農業部、內政部、環境部資訊及各自對食藥品、環境、化學物質的監控系統,政務委員陳時中回顧傷害台灣上千人健康的烏腳病、米糠油事件,強調過去的健康體系以疾病為中心,要改成從「預防」為中心,讓疾病不發生或很快找到原因,降低社會成本。他表示,相關防疫一體行動方案預算規模約20億元,尚未定案,期程5年預計從2026年到2030年止。 2025/07/16 19:18 政治 黨政要聞
4100億特別條例朝野磋商!卓榮泰憂藍白耗損國力 「萬萬不得」普發現金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緩徵寬限期9日屆期,台美關稅談判結果將揭曉,而行政院所提「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目前仍在立法院審議中,在野黨團提出各自版本,主張刪除台電撥補、國土防衛韌性等項目預算,用於普發現金,朝野黨團今天下午將進行協商。行政院長卓榮泰直言,普發現金「萬萬不得」,形同把政府該維護的民生物資和國土安全責任,轉嫁到國人個人身上,在野政黨如果這麼做,將是再次掏空國庫、耗損國力。 2025/07/03 12:51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存款破千萬了!不買股活存年增909萬 未脫離房貸族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監察院今天公布總統賴清德最新財產申報資料,不動產未變,存款1125萬4024元,較前次2023年11月申報增加909萬8千餘元,房貸剩1246萬元,較上次申報減輕約140萬元。 2025/07/01 10:08 政治 黨政要聞
台英經貿合作新篇章!簽訂ETP 3領域協議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灣、英國今(6/30)日正式簽署提升貿易夥伴關係(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 ETP)三項領域協議,分別為《台英ETP數位貿易協議》、《台英ETP能源與淨零排放協議》、《台英ETP投資協議》;行政院表示,台英ETP強化彼此經濟安全與供應鏈穩定性,將與各單位緊密合作,將協議內容具體化,確保我國企業實際受惠。 2025/06/30 13:13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