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流感增16死!5歲童併發腦炎 發病到死亡僅10天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正處流感流行期,上周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上升13.5%,新增16例死亡,其中年紀最小的是南部5歲女童,從未接種疫苗,感染A型流感後併發腦炎,嚴重腦水腫,從發病到死亡僅10天。另一位中部40多歲女有肝臟病史,因A流重症,發病2周後因呼吸衰竭、急性肝腎衰竭死亡。 2025/10/07 15:54 生活 醫藥
流感、新冠疫苗首日打氣為去年2倍!自費流感藥缺貨 疾管署救急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度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昨日(10/1)開打,分別接種26.4萬劑、8.2萬劑,均為去年首日的2倍。不過有藥師反映自費的流感抗病毒藥物「紓伏效」缺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目前公費的抗病毒藥「克流感、易剋冒」等儲備量充分且已擴大使用對象,會先釋出2.5萬人份公費「紓伏效」轉自費使用,以因應民眾需求。 2025/10/02 12:30 生活 醫藥
連假兒童急診暴增!流感「一個月中2次」原因曝 明起公費疫苗開打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家長噩夢就是孩子生病,教師連3天連假才結束,醫師曝不少流感患者,不少人會誤以為是一般感冒,甚至有人在一個月內感染2次A流,明天(10/1)公費流感疫苗開打,醫師呼籲快帶孩子接種,因應接下來中秋節及雙十連假。 2025/09/30 11:28 生活 醫藥
流感暴增!傳抗病毒藥物「出現抗藥性」 疾管署回應了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開學後流感疫情全面升溫,小兒科醫師指出門診暴增,甚至傳出有第一線醫師群組指「口服和針劑型流感抗病毒藥物出現抗藥性比例升高造成療效下降」;對此,疾病管制署表示評估影響有限,將持續密切監測病毒株流行及抗藥性情形。 2025/09/30 09:33 生活
9歲女童患A流上體育課 併發橫紋肌溶解症!大量肌肉細胞壞死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彰化一名9歲黃姓女童感染A型流感,症狀減輕後回校上課,但小腿持續疼痛,在體育課時跑步及丟飛盤,竟引發少見的橫紋肌溶解症,痛到無法行走,引發大量肌肉細胞壞死,送至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住院治療5天才出院。 2025/09/18 14:46 生活
南韓列「立百病毒感染症」一級傳染病 致死率達75%!疾管署最新回應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又有新的應提防傳染病!南韓疾管當局周一(9/8)宣布,把「立百病毒感染症」列為第一級傳染病。這是自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以來,南韓首次再有一級法定傳染病。這種致命病毒致死率高達75%,正在印度和孟加拉疫情爆發,所有從這兩個國家入境南韓的人士均需完成健康申報。我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新任署長羅一鈞9日表示,台灣很早就有監測方式和臨床通報及檢驗,也不排除因應國際疫情變化,再把該病毒提升為法定傳染病。 2025/09/09 12:26 國際 熱搜話題
豐原五口命案解剖報告出爐!死者全驗出安眠藥 中檢揭死因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市豐原一家五口命案,檢警追查研判王姓一家人疑因陷入詐騙圈套,背負龐大債務而命喪黃泉,為追查確切死因,中檢委請法醫研究所進行遺體解剖採集檢體化驗,並在近日完成報告送達台中地檢署,中檢表示,在5名死者體內均檢出抗精神病藥及鎮靜安眠藥,綜合研判5人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將根據鑑定結果,綜合現場勘驗及其他卷證資料,持續縝密偵查,釐清全案真相。 2025/09/02 18:04 社會 法庭
B肝轉癌風險評估突破!2類人肝指數正常仍需治療 台灣領先全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慢性B型肝炎患者過去認為肝指數沒有明顯上升,處於「免疫耐受期」和「不活動性帶原期」,肝癌風險低可以不需要服藥治療,不過台大醫院和中研院最新研究提供全球更精準的評估指標,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表面抗原小於1萬IU/mL ,可及早用藥,不活動性帶原期表面抗原大於100IU/mL,不可忽視肝癌風險,需定期追蹤。 2025/08/19 13:49 生活 醫藥
「柔道男神」楊勇緯曝免疫力秘訣 醫示警:流感別硬撐!錯過黃金期恐進ICU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柔道男神」楊勇緯今天以流感守護者的身份出席衛教活動,分享自己在高強度訓練或比賽後,免疫力都可能下降,通常會藉由早點休息、營養補充等方式恢復;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陳育民提醒,很多民眾將流感視為一般感冒,選擇自行服藥或「撐過去」導致病情急劇惡化,應在出現發燒、喉嚨痛、鼻炎等輕症期就積極治療。 2025/08/18 17:36 生活 醫藥
談「肝炎變肝癌」患者醫療暴力 台大院長:擬採法律行為、民眾認知要加強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位69歲男子因肝炎在台大醫院就醫7年,不滿病情仍惡化為肝癌,日前闖入診間毆打醫師。針對此醫療暴力事件,剛上任的院長余忠仁表示,院方已報案,如受害醫師有需要提出法律告訴,也會提供協助;他也提到,這凸顯民眾對疾病的預期和認知仍有落差,需要再加強相關教育。 2025/08/10 15:5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