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楊振寧曾多次訪台 中研院:對台灣物理學發展影響深遠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今(18)日逝世,享嵩壽103歲,楊振寧1958年即當選第2屆中研院院士,中研院指出,他與台灣學術界交流頻繁,曾多次到訪台進行學術交流,對台灣物理學發展影響深遠。 2025/10/18 17:55 生活 文教
今日精選|狂寫紀錄的大谷翔平太神了/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103歲病逝 【知新聞編輯部/台北報導】每日一推《今日新聞精選》,帶您快速掌握台灣最新社會大小事、財經投資動態、國際情勢脈動、政治政策走向,以及生活消費情報,幫助讀者全面了解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 2025/10/18 14:18 生活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103歲病逝北京 希望小54歲妻子再嫁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今天(10/18)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嵩壽103歲。 2025/10/18 13:25 國際 寰宇要聞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曾任中研院顧問 助攻5位元量子電腦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揭曉,頒發給美國3名學者表彰他們發現電路中的宏觀量子穿隧效應和能量量子化,除了開發量子電腦,現今還廣泛應用在3C產品記憶體、磁振造影(MRI)檢查。得主之一John Martinis更接受中研院院長廖俊智邀請擔任顧問,每周視訊會議,協助中研院自研自製5位元超導量子電腦。 2025/10/07 21:34 生活 文教
2025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美國3學者 為開發量子電腦鋪路 【編譯張翠蘭、陳怡妏/綜合外電】2025諾貝爾物理獎周二(10/7)揭曉,由在量子力學領域做出突破性發現的美國3名學者共同獲獎,「以表彰他們在電路中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以及能量量子化」。 2025/10/07 18:11 國際 寰宇要聞
坂口志文獲日本第31枚諾貝爾獎 喜稱「榮幸」校方爆雷聲歡呼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日本免疫學家坂口志文周一(10/6)與美國2名學者共同獲得2025年諾貝爾醫學獎,成為日本第31枚諾貝爾獎得主。坂口在大阪大學的實驗室前得知獲得殊榮時,笑稱「感到非常榮幸」。 2025/10/06 19:50 國際 寰宇要聞
諾貝爾奬小知識整理包!誰創辦頒發 著名爭議得主和晚宴菜色一文看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一年一度的學術盛事諾貝爾獎(Nobel prizes),自周一(10/6)起陸續揭曉,依慣例將由生理學或醫學獎打頭陣,最後再於下周一(10/13)壓軸公布經濟學獎得主。本文綜整奬項由誰創辦、誰來頒發,以及歷來知名的獲獎者。 2025/10/06 09:00 國際 寰宇要聞
諾貝爾獎揭曉前夕川普挨批! 想拿獎卻遭轟對學術自由毀滅性威脅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就在科學家正為下周起陸續揭曉的諾貝爾獎(Nobel Prize)做準備之際,頒獎機構1名高層日前語重心長提出警告,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學術自由正受到的毀滅性威脅,並指出政治干預可能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2025/10/05 16:05 國際 熱搜話題
核三重啟公投|為何核能又重獲全球青睞 逾40國支持擴大應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未來數十年內,隨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等用電需求急速成長,核能在提供穩定、低碳的電力供應上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國際能源總署(IEA)年初指出,預計2025年核能發電量將創下歷史新高,顯示核能正重新成為能源焦點。目前已有超過40個國家支持擴大核電應用,並積極推動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SMRs)等新技術發展。相較之下,台灣全面放棄核電,與全球核電復興趨勢形成鮮明對比。以下《知新聞》帶讀者一覽國際核能的最新發展與趨勢。 2025/08/13 12:56 能源
諾科獎台北峰會今起登場 4位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訪台演講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諾科獎國際文教交流協會」主辦「2025年諾科獎台北峰會」,邀請四位諾貝爾獎、圖靈獎得主來台演講,今(7)日舉行開幕式。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致詞時稱讚,台灣的中研院是世界領先地位的科學機構,台灣企業也在半導體技術取得進步。 2025/05/07 17:02 生活 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