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遊行今登場!跨性別立場惹議 主辦單位表態:手術非唯一手段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2025台灣同志遊行今(25)日登場,受天候影響,主辦單位台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預估有13萬人參與。對於先前有工作人員表態反對跨性別引發爭議,主辦單位今天強調,強制要求手術才能變更性別,是對身體權跟健康權的重大侵害,強制手術並非唯一手段。 2025/10/25 13:33 生活
柯克遇刺案調查擴大 執法人員懷疑挺跨性別組織涉案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聯邦調查人員正擴大對青年保守派運動領袖柯克(Charlie Kirk)遇刺案的調查,以釐清與嫌犯羅賓森(Tyler Robinson)相關的支持跨性別團體是否事先知情,並可能參與策劃刺殺科克的行動。 2025/09/15 16:44 國際 寰宇要聞
北模作文「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被罵翻 挨轟無視現行法規!地獄開局 【記者陳力維、王良博/綜合報導】114年「北模」(台北區高中學測模擬考試)作文試題「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被罵爆!現行台灣《人工生殖法》並未開放代理孕母,代理孕母制度在台灣的合法性仍存在爭議,北模最新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卻要求學生以「我的媽媽是代理孕母」撰文一篇。事後此命題遭痛批限制考生思考方向、忽視女性自主權、模糊制度性問題! 2025/09/09 18:25 生活
醫界調查曝205人遭性騷僅9人申訴 綠委提修法防下一個C教授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大醫院知名不孕症權威C教授去年底遭踢爆對住院醫師、助理、護理師等多人性騷,被害人一路隱忍到專科醫師考試結束才敢檢舉,臺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公布歷時一年調查的醫界性別不平等及性騷狀況,487名受訪者高達205人遭遇過性騷,但僅9人有申訴、其餘普遍怕身份曝光影響職涯發展,選擇緘默。民進黨立委林月琴表示,這個會期她將提性平法修法,會納入醫師職業工會性平委員會的聲音,杜絕C教授事件未來再發生。 2025/03/12 15:20 政治 黨政要聞
泰國同婚合法化被視為經濟勝利 「彩虹旅遊」料增655億元產值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泰國婚姻平權法本月23日正式生效,成為繼台灣和尼泊爾之後的亞洲第3個同婚合法化國家,也是東南亞第1。彭博分析指出,泰國同性婚姻合法化是經濟勝利,將開啟「彩虹旅遊」,估計未來兩年內可產生約20億美元(約655億元台幣)的觀光產值。 2025/01/26 11:49 國際 東協萬象
泰國同婚合法化 拼1448對同志首日完婚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泰國婚姻平權法今天(1/23)生效,同性戀者也能享有跟異性戀者一樣的婚姻權利,可以領養小孩、對方住院時可以做醫療決策等,數百對同性伴侶湧入各地政府和商場舉行盛大的集體婚禮,希望今天完婚的同志能達到跟泰國《民法》定義婚姻的第1448條一樣的數字。 2025/01/23 17:51 國際 東協萬象
DEI遭美國右翼猛攻狂罵「覺醒暴徒」 好市多超狂!捍衛30萬員工多元化寸步不讓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從沃爾瑪到福特汽車再到Google,美國各大公司和品牌都在淡化或縮減DEI(多元、平等、包容)政策,美國右翼政客和權威人士稱這些政策「覺醒」且不利於商業,卻看到主流品牌好市多(Costco)明確逆流而行令人驚訝不已。實際上,就在川普政府即將上台之際,這種「覺醒暴徒」的罵聲很可能只會放大不會變小。 2025/01/12 17:51 財經 國際焦點
圖輯|妮妃雅也來了!同志遊行18萬人參與 他連走10年明年還要來 【記者王良博、梁建裕/台北報導】第22屆台灣同志遊行今(26)日登場,今年遊行主題為「邁向共融,交織共生」,吸引高達18萬人共襄盛舉,包含變裝皇后妮妃雅也前來參與。《知新聞》採訪多位參與民眾,有人已經連續10年參加,明年還想再來,也有人因關注性別議題又愛熱鬧而來,還觀察到今年同志遊行當中,有許多偏向搞笑的造型,連美少女戰士的打扮都走搞怪風格。 2024/10/26 19:25 生活
同志遊行|異性戀媽媽帶國小童參加 期待兒子「看看不同樣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第22屆台灣同志遊行今(26)日登場,今年遊行主題為「邁向共融,交織共生」,參加民眾有帶著小孩前來的異性戀家庭媽媽,他們接受《知新聞》採訪時表示,期待藉由參加遊行,讓小孩看看社會上有不同樣貌,是很自然的事情,也期待能讓小孩知道,不管以後喜歡男生還是女生,都會給予支持。 2024/10/26 18:25 生活
黃捷入選《時代雜誌》次世代百大人物!台灣政治人物第4人 提及LGBTQ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民進黨立委黃捷入選美國「時代雜誌」(Time)年度次世代百大人物名單,副總統蕭美琴撰寫介紹文章,內文提到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者及酷兒),讚揚31歲黃捷是台灣最年輕的立委,常為弱勢發聲且關注人權議題。黃捷是台灣政壇第4位入選該名單,她感謝該雜誌肯定,持續為人權價值努力。 2024/10/04 05:51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