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析|美國將對中國大陸成熟製程開刀? 專家解析台灣二線晶圓廠誰受惠

分析|美國將對中國大陸成熟製程開刀? 專家解析台灣二線晶圓廠誰受惠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美國商務部在上周(11日)針對中國大陸晶圓廠成熟製程晶片召開公聽會,市場預期在對其關稅加倍到50%之下,有利台灣二線晶圓廠受惠轉單效應,微驅科技總經理吳金榮對此分析,中國大陸成熟製程晶片攻佔美國電子產品市場達2/3,並導致部分美國科技企業營收和股價同步受到重創,促使美國政府今年開始把成熟製程晶片關稅拉高,歐美客戶因此將訂單轉移至非中國大陸生產,事實上轉單台灣晶圓廠早就已經發生。
本田和日產最焦慮是電動化速度 調研:合併後首任務是加速資源整合

本田和日產最焦慮是電動化速度 調研:合併後首任務是加速資源整合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日本汽車巨頭本田與日產宣布啟動合併談判,目標在2025年6月達成協議,並透露三菱汽車也有望加入成為合作夥伴。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分析,若三方合併順利,首要挑戰將是整合資源、降低成本,以及加速電動車計畫的推進。TrendForce認為,本田和日產最焦慮是電動化速度,合併後首任務是加速資源整合。
中國電動車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占全球6成 短期需求看大陸市場、長期看歐洲供應鏈改革

中國電動車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占全球6成 短期需求看大陸市場、長期看歐洲供應鏈改革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2024年第3季,全球電動車牽引逆變器總裝機量達687萬台,季增7%,但年增幅明顯趨緩。分動力模式來看,PHEV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季增16%,儘管不及前一季的35%增幅,仍為各動力系統中表現最佳者。研究顯示,短期內,中國市場的穩定需求將持續支撐牽引逆變器市場成長。長期而言,若歐洲汽車產業鏈改革順利,將有助於帶動全球牽引逆變器及電動車市場的整體表現。
中國車廠持續推「混合動力」電動車策略 調研估Q3中國仍是支撐全球電動車成長主要動能

中國車廠持續推「混合動力」電動車策略 調研估Q3中國仍是支撐全球電動車成長主要動能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中國車廠近來已修正「純電至上」的電動車策略,持續開發以電為主、油為輔的PHEV,帶動混合動力車型市場成長。隨時序進入第三季傳統旺季,車廠將開始投放許多熱門車型,而中國市場仍將是支撐全球電動車成長的主要動能,TrendForce估整體電動車牽引逆變器市場可於今年第三季維持15%至25%的季成長。
國軍陸製品風暴擴大!800餘台急下架 廠商超囂張竟還告立委

國軍陸製品風暴擴大!800餘台急下架 廠商超囂張竟還告立委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防部連環爆出營區、將官座車使用中國大陸製產品,立委今接連關心。白委黃國昌質詢時提到國防大學也誤用,但部長顧立雄第一時間以為黃講錯,遭黃出示廠商「維運監工作業回報單」打臉;而藍委馬文君則踢爆陸製行車紀錄器得標廠商,和進口商竟是母子關係,甚至她還被告毀謗商譽。更扯的是,藍委徐巧芯秀出淘寶上有一模一樣的機器,且售價僅新台幣300多元,但國軍卻花了2270元購買,另國防部早在2021年4月8日就將該廠商列為拒絕往來戶,但同一天陸軍卻還下訂採購,質疑國防部被坑錢。顧立雄被立委釘得滿頭包,臉色鐵青表示將會了解徹查。聯六次長盧建中則證實,目前陸製行車紀錄器已經下架800多臺,但仍未查完。
電動車牽引逆變器今年第1季裝機量季減27% 中國Tier 1強勢崛起

電動車牽引逆變器今年第1季裝機量季減27% 中國Tier 1強勢崛起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最新「全球電動車逆變器市場」數據顯示,因受電動車傳統淡季影響,2024年第一季全球牽引逆變器裝機量為522萬套,相較於2023年第四季的714萬套,季減27%。其中,純電車(BEV)的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占比為48%,季減5%。油電混合動力車(HEV)及插電混合式電動車(PHEV)的牽引逆變器裝機量則從47%提高至52%。從數據上的此消彼漲可看出,里程焦慮問題目前仍為消費者購車時的優先考量。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