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股復活!美中互徵港口費 7檔散裝及貨櫃股強勢鎖漲停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國與中國周二起將對遠洋航運互徵收港口費,帶動運價上漲,也激勵今天航運股全面走高,包括散裝航運新興、裕民及貨櫃股陽明、萬海等7檔強勢漲停。 2025/10/14 11:48 財經 股市基金
航運業第3季旺季不旺 長榮: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明年能見度不高 長榮海運今天表示,第3季旺季不旺,但營運策略調整,量價都還是比第2季微幅成長、第4季有一定量能支撐,價格很難預測,明年能見度不高,變數來自俄烏戰爭是否落幕,長榮將採取多元市場布局。 2025/09/25 17:28 財經 產業脈動
產區受損3成!中秋吃牡蠣不便宜 漁業署推8折燒烤組合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中秋佳節將至,漁業署今(9/8)日舉辦「秋旬海味祭」中秋推廣記者會,網羅各地特色水產品推出999元經典組及1499元豪華組等中秋燒烤組合,早鳥價享每組折100元,還能抽電烤盤,漁業署長王茂城也說,今年牡蠣接連受到2個颱風導致嘉義最大產區2成5至3成受損,目前價格已比去年同期成長1成,隨節日靠近價格會越來越高,其他如文蛤、白蝦、台灣鯛價格穩定。 2025/09/08 11:38 生活 消費
未「指差確認」製造行人地獄 北市府:靠民眾投訴駕駛!加權評鑑扣分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7/19於中山南路、羅斯福路與愛國西路口發生公車撞死名醫意外,肇因司機未依規定完成「指差確認」釀禍,外界質疑政策失靈,官方督導不周,北市再度冠上「行人地獄」罵名。交通局速提5措施改善路口缺失,並稱2020年10月「指差確認」已列入公車評鑑,去年民眾陳情反映公車缺失114件成案,含12家業者,均已列入評鑑扣分,8月起加重民眾申訴扣分權重,若業者整體評鑑成績不佳,將影響虧損補貼核發額度,及申請新闢路線經營權。 2025/08/04 13:26 生活 交通
Uber Eats要砍外送員報酬「每次少賺19元」 勞動部硬起來發函禁止!應朝里程計費 外送平台業者Uber Eats預計7月底再次調降外送員報酬,勞動部近日發函Uber Eats指出,資方片面調整,恐致外送員收入減少及增加道安風險,應立即停止實施報酬調整方案。 2025/07/22 17:07 生活 職場
匯率衝擊顯現!慧洋6月本業獲利回溫 匯損卻達7000萬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慧洋海運(2637)今公告2025年6月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1.89億元,累計2025年上半年營收為73.16億元,並同步公告自結獲利,6月份散裝運價指數緩步回升,推升營業利益為2.1億元,營業利益率回升至18%,但本月因新台幣、日幣及瑞士法郎相對美金升值,認列匯兌損失約250百萬美元(約新台幣7000萬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為0.05元,累計上半年營業利益為8.42億元,稅前盈餘為2.96億元,自結每股稅前盈餘0.40元。 2025/07/03 18:20 財經 產業脈動
周末精選|以伊衝突對油價航運帶來變數 專家:原油10年夠用上漲是短線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以伊衝突持續升溫,將牽動油價及航運業後市表現,萬寶投顧執行長王榮旭認為,雖然以伊衝突引發油價短線上漲,但從供需基本面來看,原油市場供給過剩,且荷姆茲海峽並未完全被封鎖,加上美國若介入,反而可能加速戰事結束,長期來看,油價不具上漲條件;航運業部分,也因為運力自疫情過後過剩,以及全球消費結構轉向服務業,「可能僅因為消息而出現短期的波動,長期還是得看市場實際需求而定」。 2025/06/22 13:04 財經 產業脈動
以伊衝突愈演愈烈讓油價上看百美元? 分析師點出最大關鍵因素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自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衝突爆發以來,國際油價上漲約10%。華爾街分析師警告稱,如果伊朗局勢持續動盪,油價將進一步上漲,美國是否介入衝突是最大的變數。 2025/06/19 10:58 財經 國際焦點
華航攜手台積電!首創商務旅行SAF減碳 預估全年差旅減少逾千噸碳排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為阻止地球持續升溫,淨零碳排成為各國政府的共同目標,中華航空與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響應6/5世界環境日,宣布合作「企業商務旅行SAF減碳計畫」,為國內首創航空公司結合企業差旅使用台灣自產永續航空燃油(SAF)並運用碳抵換機制,共同推動低碳航空與共享減碳效益,台積電佈局全球,員工商務旅行需求強勁,透過本次商務飛行減碳合作,預估全年差旅可減少逾千噸碳排,齊力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 2025/06/05 10:33 生活 旅遊
基隆石垣島渡輪「7小時2千」CP值輾壓墾丁 觀光署:運量有上限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日合作,預計9月中開航基隆至「日本馬爾地夫」石垣島的渡輪,初期單程船票價格最低1萬日圓,約近新台幣2100元,引發網友議論,衝擊國旅墾丁。對此,交通部觀光署認為,金額確實有誘因,但無法確定後續是否維持低價,且海象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搭船,另外,渡輪運量有上限,對比國旅量體,一週3趟來回滿載各1635人,不至於影響墾丁觀光。 2025/06/02 14:47 生活 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