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造假傳票、開庭通知!「臺灣自治政府」四處投寄 臨時總統羈押禁見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自稱2015年獲美國國會通過、美國唯一承認的合法政府「臺灣自治政府」,其自封臨時總統的蔡姓男子與4名幹部,在2022年受理民眾委託處理土地糾紛案,竟假冒律師寫訴狀並陪同出庭,並佯稱成為公民可享稅金減半,今年5月遭台中地檢依《律師法》、詐欺罪起訴;檢調追查,蔡男還偽造軍事法庭傳票四處寄送,造成被害人恐慌並損害民眾對司法權信賴,昨天(7/31)拘提蔡男到案,以涉犯偽造公文書罪涉嫌重大,聲押獲准。 2025/08/01 18:36 社會 法庭
雲嘉南災區重建大缺工!中央出手「分區分工」 修繕廠商還有每棟3萬津貼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台灣南部在一個月內連遭丹娜絲颱風、0728豪雨襲擊,受災戶苦不堪言!行政院昨天成立「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今天邀集縣市政府代表與會,決議分區認養、分工負責,分頭聯繫廠商並制定統一定價,全力投入災後重建。 2025/07/30 17:19 生活 地方大小事
國光客運虧損要砍14條線調身體 公路局:同業協助或路線整併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光客運疫情期間至今向銀行借款進30億元,雖有還款但仍欠超過20億元,被要求瘦身減少虧損,國光客運今(7/29)表示,目前每週定期與公路局開會,協調重疊路線業者替駛,希望14條路線越快停駛越好,公路局長林福山強調,國光客運調整體質過程中,唯一前提就是公路局轄管相關公路、國道客運上的服務絕對不會中斷,若停駛可透過同業協助或相鄰路線的整併。 2025/07/29 17:10 生活 交通
品牌韌性 × 外銷競爭力雙軸突圍! 中租攜手中小微企業打造風險應變與國際布局的實戰力 【文/羅詩樺】台灣中小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中租控股首次於新竹開辦「中租中小微企業講堂」,從實務經驗出發,逐步揭示企業在轉型與成長過程中,最常被忽略的三大關鍵能力——品牌風險管理、經營策略轉型、外銷市場的系統化布局。這不僅是企業持續經營的基本功,更可視為經營者自我檢視的「企業體檢題」。 2025/07/29 12:00 民生
「佛門CEO」釋永信被查、註銷戒牒 少林寺帝國版圖曝光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中國少林寺59歲方丈釋永信傳出因涉嫌刑事犯罪,違反佛教戒律,目前正接受多個部門聯合調查。中國佛教協會周一(7/28)發布公告,註銷釋永信的「戒牒」(相當於出家人的身分證件)。釋永信22歲時就全面主持少林寺事務,讓少林寺浴火重生,朝商業運作方向發展,更是中國首位擁有MBA學位的僧人。他如今面臨重大爭議的挑戰,一手創建的「少林帝國」面臨崩塌。據悉,少林系產業年營收估逾數億元人民幣。 2025/07/28 17:05 國際 熱搜話題
台達攜手輝達成立虛實整合學習中心 開設虛實整合訓練課程 【記者李宜儒/中壢報導】台達(2308)今(25日)宣布,與NVIDIA(輝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在台達中壢六廠共同建置「台達NVIDIA虛實整合學習中心」,呼應數位雙生(Digital Twin)、AI模型應用趨勢,開設虛實整合訓練課程,教學從單機、整線到整廠的軟硬體整合應用,未來也將導入針對NVIDIA Omniverse數位雙生平台的培訓資源,可望與設備終端用戶、系統整合商深度合作。 2025/07/25 15:14 財經 產業脈動
輝達B200晶片傳中國黑市超搶手 如「海鮮市場」貨源充足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儘管川普政府管制人工智慧(AI)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先進晶片出口中國,然而根據英國媒體指出,中國黑市交易被管制的輝達晶片風氣盛,一位經銷商甚至形容如「海鮮市場」,不缺貨源。過去3個月內,至少價值超過10億美元(約294.3億元台幣)的輝達先進AI晶片B200流入中國黑市。 2025/07/25 09:52 國際 熱搜話題
24藍委若被罷免... 中選會:8/1解職、不能行使立委職權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大罷免投票倒數不到48小時,24藍委和新竹市長高虹安的任期能否延續,即將揭曉。中選會今表示,7月26日是投開票日,8月1日是審定公告日,依法規定,8月1日審定通過罷免者,依法當天解職,不能再擔任立委職權。 2025/07/24 17:43 政治 黨政要聞
上引水產「南方本鮪中油清肉」重金屬超標 食藥署曝未開罰原因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上引水產出包!衛福部食藥署今天公布,業者販售的南方本鮪中油清肉重金屬甲基汞超標,初抽驗不合格後,命來源業者「春佑漁業股份有限公司」限期改正後,無產品可供複抽驗,後續將加強管理。 2025/07/24 17:09 生活 醫藥
獨家|「十大神農」心寒想出走!災後11天沒電害2千萬魚蝦翻肚 嘆被南市府遺忘苦問:未來在哪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肆虐台南,帶來史上最嚴重的停電災情,更對養殖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曾獲十大神農、國家永續發展獎的養殖達人黃國良接受《知新聞》專訪感慨萬千:「偏鄉被遺忘了!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痛陳感受不到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號稱以農立國,卻是極度的不友善。他深耕12年首次萌生「出走」想法,坦言「該不該繼續堅持把這些東西留在台灣?還是去一個對農漁業更友善的國家!」 2025/07/23 18:25 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