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個別總額沒斷頭!陳威明讚非必要檢查減少 排碳和用電大省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今年擴大全台醫院實施「個別總額」制度,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日表示,台北區都很配合,點值算不錯,幾乎沒有斷頭,而且減少不必要的醫療浪費,比如核磁共振檢查量會下降,排碳量和用電量因此大幅減少,有助於健保永續,當然病人安全優先,必要的檢查不會省掉。 2025/09/03 20:21 生活 醫藥
醫界齊心致敬衛福部長邱泰源 細數6大貢獻與典範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行政院今日揭曉內閣改組名單,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將接掌衛福部部長,現任部長邱泰源確定下台,醫界晚間特別公開向邱泰源表達最高的肯定與誠摯感謝,細數從長照、健保永續與制度改革、癌症防治、醫護人力改革、分級醫療與社區照護,到國際醫衛外交與青年培力,邱泰源留下的貢獻與典範將長遠影響台灣的醫療發展。 2025/08/27 21:36 生活 醫藥
人物|資歷完整石崇良升任衛福部長!邏輯好、善溝通、處事接地氣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健保署署長石崇良將升任衛福部部長,因資歷完整、頭腦清晰、處事接地氣,推動政策不拖泥帶水,醫界、藥界均看好,也期待能逐一化解棘手問題,包括護理人力流失導致開不出病床、急重難罕科別醫師不足、因應國內外局勢變化加強藥品韌性、健保點值低、分級醫療等。 2025/08/27 19:17 生活 醫藥
「急診醫師」石崇良接衛福部長!醫師藍委態度曝 他嘆邱泰源做得辛苦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行政院今公布內閣改組名單,有9部會16閣員調異動,先前傳出不願請辭的衛福部長邱泰源確定下台,由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醫生背景背景出身的藍委陳菁徽表示,石崇良過去擔任急診醫師,想必能感同身受急診面臨的各種問題,盼他扛起重責大任,不為名利,全心全意為醫界找方法,為人民健康找出路;藍委蘇清泉則說,邱泰源做得很辛苦,盼石崇良發揮所長。 2025/08/27 15:40 政治 黨政要聞
石崇良升衛福部長 醫雙手比讚:嚇一大跳、相當期待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新氣象!行政院本周啟動內閣改組,衛福部部長將由現任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社區醫院協會理事長朱益宏稍早幾乎與媒體同一時間得知訊息,直呼「我也嚇一跳,嚇一大跳」,但認為這個人事安排「非常好」、相當期待,大讚對方資歷完整,推動各項醫療業務的腳步也都相當快速,笑稱「我們醫療機構在後面追趕得還滿辛苦的」,同時也期許他上任後,持續落實分級醫療。 2025/08/27 14:07 生活 醫藥
石崇良將接任部長 藥界大佬讚「腦筋最清晰、衛福部撿到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認為衛福部可以找到他來當部長,是撿到寶了」,對於健保署長石崇良接任衛福部長,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給予高度肯定,除了在健保會中的互動,先前Covid-19疫情期間也有革命情感,相處下來認為對方身段柔軟、處事接地氣,可說是衛福部官員中,頭腦最清晰的一個;雙方稍早也通過電話,自己已親自表達恭喜之意。 2025/08/27 14:03 生活 醫藥
健保個別總額第二季預估點值出爐 石崇良:成效不錯、未見人球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健保今年起在六大分區實施「個別醫院總額」制度,除台北區在第二季上路外,其餘均為第一季上路。第二季預估點值近期出爐,經分階段折付後,全國各分區醫院點值達1點0.9741元,高於去年同期的1點0.9456元。 2025/08/25 19:37 生活 醫藥
傳邱泰源拒辭內閣改組卡關 挨批想造反!斯文掃地白目到家 【陳力維/綜合報導】行政院新一波內閣改組即將啟動,然而卻傳出卡關消息。衛福部長邱泰源疑似拒絕發出請辭信,今(8/25)天赴立法院備詢時未正面回應,僅說「謝謝大家關心」。媒體人周玉蔻痛斥:「邱泰源要造反嗎?」強烈抨擊「斯文掃地、太不堪了」。藥師林士峰批評邱泰源任內多項政策跳票,還要戀棧權位嗎?醫師蘇一峰則針對邱泰源日前自稱引述已故醫界大老宋瑞樓的「名利說」,結果被醫界大老駁斥,點名邱泰源「開口閉口都是名利」,痛批「白目到家」。 2025/08/25 13:59 政治
傳衛福部長邱泰源仍在「保位戰」 他揭問題一籮筐、3大能力不及格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內閣改組在即,經濟部長郭智輝、衛福部長邱泰源屢被點名不適任,前者已以健康因素請辭,後者則被傳出仍在進行「保位戰」、拒絕發出辭職信。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直言,邱現在「問題一籮筐,並不認為他是一個適任的部長」,整體而言的能力、溝通、處事都等都不及格,加上對非醫師職類人員相當不友善,雖日前有多個團體聲援他,「你想這個是他們自願的嗎?我覺得這個是實在不好看。」 2025/08/25 13:46 政治 黨政要聞
衛福部長委屈做越多被罵越多 嘆「沒有利,名也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閣改組風聲不斷,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屢遭點名不適任,今日他出席肝基會31周年活動,致詞時透露小委屈,40-50年來謹遵宋瑞樓教授的教誨「把病人照顧好,名利自然就好」,他也將此理念傳遞給全國醫療體系和醫師,但最近常覺得「做越多被罵越多,沒有利,名也很慘」。 2025/08/16 20:0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