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四天大女嬰染腸病毒併發腦炎 克沙奇A16型害住院三周

出版時間:2025/10/28 17:08
生活 醫藥
林芳如 文章
北部出生四天大早產女嬰感染腸病毒併發腦炎,住院三周才出院。取自pexels zoomin
北部出生四天大早產女嬰感染腸病毒併發腦炎,住院三周才出院。取自pexels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為北部未滿月女嬰,出生後第4天出現發燒、食慾及活力下降、心跳過快、呼吸急促,收治於新生兒加護病房,診斷為腦炎,經通報檢驗後確認感染克沙奇病毒A16型併發重症,住院三周終於在今日(10/28)辦理出院。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3周(10月19日至10月25日)腸病毒門急診就診計8,478人次,較前一周(8,994人次)下降5.7%;近四周實驗室監測顯示社區腸病毒以克沙奇A16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伊科病毒11型。

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為北部出生四天大的女嬰,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女嬰因為早產一出生就在嬰兒室觀察,後來餵奶量變少、心搏過速、發燒,抽血檢驗顯示發炎指數上升,當時就懷疑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收住新生兒加護病房治療,後來也在腦脊髓液檢測到腸病毒陽性,經過疾管署實驗室檢驗確定感染克沙奇A16型腸病毒。

林詠青指出,女嬰住院期間發生過跟腦炎相關的呼吸中止、血氧下降狀況,住院二周才轉到一般病房,住院三周終於在今日順利出院。疫調發現同住接觸者有兩個人在九月底感染腸病毒,女嬰的母親雖然產前沒有相關症狀,不過生產後出現疑似腸病毒感染症狀,所以推估是母親在周產期感染腸病毒導致女嬰感染。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玲說明上周新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疾管署提供 zoomin
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玲說明上周新增一例新生兒腸病毒重症。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統計,2025年累計18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含8例死亡),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16例)為多、其次為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各1例),為近6年同期最高;其中新生兒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累計15例;腸病毒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民眾留意新生兒及幼童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

林詠青提醒,準媽媽產前儘量避免出入人多擁擠或通風不良處所,並避免接觸有症狀人士,產前14天若出現疑似症狀,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及腹瀉等,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師。醫療院所加強詢問孕產婦分娩前14天家中其他兒童或同住家人是否有發燒或出現疑似感染腸病毒症狀,以及時提供醫療處置。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腸病毒 # 克沙奇病毒A16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