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分析|OpenAI靠博通自研晶片翻轉命運 從電晶體下手改寫AI架構

出版時間:2025/10/14 14:15
財經 國際焦點
SJ 文章
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左)與川普。美聯社 zoomin
博通執行長陳福陽(左)與川普。美聯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OpenAI與博通(Broadcom)簽訂了一項多年期協議,將攜手開發客製化晶片與網路設備,這是這家AI新創公司擴建運算基礎設施宏大計畫中的最新一步。消息一出,博通股價周一收盤暴漲9.88%。

根據周一雙方發布的聯合聲明,這項合作中OpenAI將主導硬體設計,並與博通共同開發。計畫目標是建構總計10GW的AI資料中心容量,並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開始部署搭載這些客製硬體的伺服器機架。

OpenAI表示,透過客製化處理器,公司能夠把開發AI模型與服務的經驗「直接嵌入硬體」,從而解鎖全新的運算能力與智慧水準。這些硬體預計會在2029年底前全面部署完畢

對博通來說,這是一個重大突破。該公司原本是為iPhone到光纖網路等領域提供零組件的廠商,此舉將使其更深度切入正在爆發成長的AI市場。

這項協議也證實了博通執行長陳福陽(Hock Tan)在上月法說會所暗示的一項合作案。雖然OpenAI仍會從其他廠商購買晶片,但同時也積極投入自研半導體,主要用於AI模型的「推論階段」,也就是模型訓練完成後實際執行任務的部分。

OpenAI執行長阿特曼(Sam Altman)透露,已經和博通合作了18個月。他在公司推出的Podcast中提到,OpenAI正在重新思考整個科技堆疊,「從最底層的電晶體開始,一直到使用者問ChatGPT問題時,系統背後發生的運算流程。」他說:「我們如果能夠優化整個技術堆疊,就能獲得巨大的效率提升,進而打造出效能更好、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模型。

雖然陳福陽上月提到過這項協議,但當時並未透露合作對象。不過,已有知情人士指出對象正是OpenAI。陳福陽在周一的Podcast中說:「如果你能自己做晶片,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OpenAI欲借重博通,從低層電晶體重塑ChatGPT的效能與成本。取自OpenAI官網 zoomin
OpenAI欲借重博通,從低層電晶體重塑ChatGPT的效能與成本。取自OpenAI官網

博通近來被市場視為AI投資潮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也因此推升了其股價表現。該公司股價在2025年截至上周為止,上漲40%,超越費城半導體指數29%的漲幅。

另一方面,OpenAI的估值已達5000億美元,使其成為全球估值最高新創公司。

透過導入博通的網路技術,OpenAI等於是在分散風險。博通採用以乙太網路為基礎的選項,與輝達(NVIDIA)的專屬技術形成競爭。OpenAI表示,他們也會自行設計部分硬體設備,作為客製化晶片計畫的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博通本身不會提供資料中心容量,而是負責將搭載客製晶片的伺服器機架,部署到由OpenAI或其雲端合作夥伴所營運的機房。

隨著AI與雲端公司頻繁宣布大型計畫,外界普遍不清楚這些基礎設施背後的資金來源。而這些錯綜複雜的合作,也引發市場對AI資本支出可能泡沫化的擔憂。

OpenAI表示,這次與博通的合作中並沒有任何投資或股權交易,這點有別於該公司與輝達及超微(AMD)達成的協議。至於晶片的資金來源,OpenAI發言人則拒絕評論。不過,這項合作背後的邏輯是:擁有更多運算能力,就能提供更多AI服務。

阿特曼打算從電晶體開始優化整個AI運算流程。美聯社 zoomin
阿特曼打算從電晶體開始優化整個AI運算流程。美聯社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OpenAI # 博通 # 博通股價 # avgo # avgo stock # broa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