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一年就夠了,不要再重複」卓榮泰籲立院 為財劃法錯誤公式負責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版《財劃法》讓中央多釋出4千億餘元給地方政府,但公式出槌,導致345億元統籌分配稅款分不出去,且水平分配所採權重,埋下城鄉差距拉大風險,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分2批與全國22縣市正、副首長共商解決方式,第二場從下午2點開始,一路討論至下午3點50分許,延續首場模式,卓榮泰將召開記者會,說明席間討論狀況及結論。

新版財劃法的分配公式瑕疵,導致345億元地方稅款「分不出去」,也讓地方政府明年度預算編列卡關,根據地方制度法,六都總預算案應在會計年度開始3個月前(即10月前)送達直轄市議會,其他縣市總預算案則應在會計年度開始2個月前(即11月前)送達縣市議會。
卓榮泰今天上午邀請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高雄市、屏東縣,以及金門縣、連江縣、澎湖縣等11縣市首長與會,共商財劃法、事權分配等議題;下午2點換跟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11縣市長共商。

記者會上,卓榮泰總結上午、下午兩場會談22縣市長的想法,大家都希望依照新財劃法,如可討論出一個回歸地方自治事項的分配,讓大家有所依循,事權回歸地方是一個思考。
卓形容,中央地方合作就好像2個包,「一個是錢包、一個是公事包」,錢包是新財劃法給予地方的財源,公事包內則有財源、地方自治應辦事項,跟中央地方依照權責共同負擔事項。


卓榮泰表示,財劃法修正造成各縣市差距很大,因為統籌分配稅款計算失衡,比如營業額占比30%,大公司多落在雙北,其他縣市的負擔沒計算在內;忽略人口結構中高齡、小孩應給予更多協助,造成高齡化地方預算沒增加;也忽略土地利用有不同價值、管理成本,造成農業縣負責國家糧食供應,獲配稅款卻明顯不及於工商大縣,這就是這次財劃法修正的問題,今年不解決,以後每年都存在。
卓提起,去年表決現場倉促也混亂,今年3月12日自己到立院報告覆議案,覆議文跟報告清清楚楚寫著條文有矛盾,許多統籌稅款分配不出去,但覆議被否決,他希望立院對自己造成的錯誤,向國人負責,「請立院勇敢面對。」
至於政院能做的事情,卓榮泰表示,未來會邀集地方首長、主計人員、財政人員共同討論如何讓水平分配更合理,人口結構、土地成本、財產稅成長等都要納入,避免城鄉失衡,統籌稅款集中在工商大縣。
他指出,對於財劃法造成的國家危機,唯有通盤檢討才能解決,我們不只針對公式錯誤,這是立院自己該負責的;也不是只解決明年的問題,如果問題不解決,明年同樣會遇到城鄉失衡 分配不公平的狀況,因此政院可以也必須全盤檢討修正的財劃法。在均衡台灣的原則下,跟各縣市充分討論;要修新的財劃法,一定要讓大家同意,過程要符合民主程序,討論要被重視跟接受,才有辦法提出長久之計。

部分事權回歸地方
卓榮泰回應媒體提問時,再次嚴正指出,行政院2月27號提出覆議,就是希望給立院法重新審視的機會,政院充分說明新財劃法內容錯誤,立法院已經否決了行政院這樣的責任跟權益,「所以立法院要對這次造成的錯誤,自行向國人有所負責,必須自行提出解決方式。」
卓說,至於行政院未來所要提的,是全盤檢討目前新財劃法致城鄉失衡問題,為的不是解決明年,為的是解決未來的每一個年度的長久問題,今天主計總處有說明,哪些事情中央政府會繼續補助,比方說一般性補助當中的社會福利406億,明年跟今年一模一樣不會減少,另外關於「0-6歲國家一起養2.0」、「2至6歲幼兒教育與照顧」等,會依照財政體質,中央地方共同分擔。
卓指,另外一個部分是完完全全屬於地方的,比方說學校的營養午餐、學校水電費、地方道路等等,這完全是地方的責任,就依照地方自治的精神回給地方。
卓榮泰說,今年中央政府總預算延誤了相當長時間,去年才付委審理,而且審理過程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希望明年的中央政府總預算能夠提早時程,讓立法院好好審議,他會要求所有部會充分說明,而且跟立法院保持主動積極參與協商的各種可能,務必在法定時間內完成明年度的中央政府總預算,因為明年有太多工作計畫要實施,希望有一個整年度好好來完成。
媒體進一步詢問政院全盤檢討財劃法,會否將此列於今年優先法案?卓榮泰回應,痛苦一年就夠了,不要在明年重複同樣的痛苦,我們會嘗試各種合作協商的可能性,行政院會主動積極參與,甚至來發起這樣的協商;重點在於不僅是行政立法兩院、中央地方充分溝通,不急促不倉促,但是痛苦一年就夠了,不要讓痛苦繼續延長下去。
看更多:
席間激烈交鋒!卓榮泰開門見山揭3大問題 稱少數首長「對事實認識不清」
中央財務困窘!將下放近2100億「事權」給地方做解套 計劃型補助限縮
卓揆、22首長攤牌|陳其邁提1建言籲朝野放下屠刀 蔣萬安怨捷運經費被豪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