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工作400小時!「超人醫師」徐超斌58歲逝 「100公里沒醫院」喊14年等不到圓夢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被稱為「超人醫師」的徐超斌捨棄都市醫院的高薪待遇,回到台東家鄉擔任醫師,因為醫療疲乏,一度1個月工作400小時,1人照顧4141名鄉民,最終積勞成疾,甚至中風,一隻手與一隻腳不便於行,甚至癌症多次復發,但卻堅持改善南迴4鄉醫療資源,14年前發起籌建南迴醫院的願景,獲得廣大迴響,不過南迴醫院尚未完成,他昨晚在家中過世,享年58歲。

中央社報導,徐超斌家人在臉書貼文表示,徐超斌昨晚過世,享年58歲。
因為妹妹的「來不及」立志當醫師
徐超斌的醫生之路,源自於妹妹。他7歲那年,經歷妹妹因「來不及」就醫的遺憾,許下了「我要當醫生」的心願。
徐超斌成為優秀的急診科主治醫生,毅然決然放棄都市醫院的高薪待遇,2022年回到家鄉擔任台東縣達仁鄉衛生所醫師,並立下為長達100公里沒有醫院的台東南迴地區帶來醫療的心願。

偏鄉醫療缺乏 1個月工作400小時
由於偏鄉醫療資源匱乏,徐超斌增開了夜間門診、假日門診,並親自開車做巡迴醫療,曾經1個月工作400小時,被封為「超人醫師」。他也因為積勞成疾中風,但即使行動不便,徐超斌依然堅守醫師崗位。

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
他「超人」般的故事感動了許多人,在眾人的支持下,為長達100公里沒有醫院的台東南迴地區帶來醫療,徐超斌2011年發起了籌建南迴醫院的願景,2012年成立了「南迴基金會籌備處」,並於2019年正式成立「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基金會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籌建南迴醫院。
「南迴四鄉」的太麻里、金峰、大武和達仁面對的醫療困境,就如同在醫療資源豐富的都會區,從台北一路向南,到苗栗沿途卻沒有任何一家醫院,令人難以想像。
不過要蓋醫院並不容易,在多年的努力之下,徐超斌2023年6月讓「南迴診所」正式啟用,持續穿梭南迴地區看病,以定點門診和居家醫療為兩大服務主軸,守護南迴偏鄉居民健康,打造一座永續醫療燈塔。他希望「病人走不過來的路,由醫護人員走過去,把光照進看不到的地方」。

患鼻咽癌經歷16小時手術
「超人醫師」徐超斌10多年前因中風,造成左側偏癱卻未打敗其意志力,半年後披上白袍復返、繼續為改善南迴家鄉醫療奔命。2019年南迴基金會成立,設立居家護理所與南迴診所實踐行動醫療的第一線任務,然而卻發現罹患鼻咽癌第四期,且在3年內二度復發。
徐超斌曾在臉書透露,2022年經歷一場長達16小時手術,手術過程中造成的大量出血和臉部神經肌肉的損傷,導致食慾不振、極易疲倦、嚴重失眠等狀況,獨自承受身體和心靈的摧毀打擊下,他明白作為一名病患在面對病痛時有多辛苦、多難過,又有多孤單。他耳邊響起外婆過世時的叮嚀「孩子啊!醫療的真諦在感同身受!」心底深處「絕不會就這樣認輸放棄」的聲音浮現,他下定決心,再怎麼痛苦難受也不能忘記初衷和夢想。

鼻咽癌成因
台灣癌症基金會指出,鼻咽癌發生原因仍不清楚,只知遺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為一般人的19.2倍,其次是環境因子、鹽漬或煙薰的食物或燒香與抽菸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
由於位置的關係,鼻咽癌早期診斷並不容易,症狀也不具特異性。因此大多數病人診斷時,腫瘤已是第3、4期。而鼻咽癌症狀包括頸部淋巴腺腫大、頭頸部區域的疼痛、口鼻部的出血、鼻或鼻咽症狀,甚至出現聽力障礙、耳鳴及耳阻塞感,以及鼻咽癌物侵入顱內造成顱神經麻痺,產生複視等症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