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空服員之死|違反勞動法令大戶 喊冤「超時工作2分鐘也被罰」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長榮航空空服員執勤時身體不適,返台後送醫、住院仍不幸過世。事發後,外界翻出長榮是違反勞動法規大戶,光今年就被罰288萬元,長榮今(17)日喊冤,許多機組員超時工作被罰案例,是飛航管制、機械問題等導致,若能事先預期就會盡量避免,多數超時工作都在30分鐘內,甚至有超時工作2分鐘也被開罰,會提行政救濟。

長榮航空34歲孫姓空服員在執行米蘭飛航勤務期間身體不適,返台後就醫、住院治療,但病情惡化,不幸逝世。後續還發生10/14孫姓空服員告別式當天,長榮航空發訊息,要求死者提供9/27請家庭照顧假的請假證明,引發質疑。
長榮航空勞權爭議延燒,公司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總經理孫嘉明、首席副總經理廖至維、發言人陳耀銘、副總經理蕭錦隆及許惠森、協理楊秀慧出席。

孫姓空服員過世後,多位立委、勞團都點名,長榮航空是違反勞動法規大戶,光是今年就因違反勞動法規被開罰288萬元,具體內容包含超時工時、對請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生理假的員工施予不利待遇等。
對於違法情況劣跡斑斑,許惠森今天在記者會上喊冤,直說有所誤會,公司不僅重視被裁罰案件,也透過很多方式解決。
許惠森說明,長榮航空對於區域航線的機組員排班,是工作時間如果超過12小時,就安排住宿,工作時間不超過12小時,則執行來回航班,目前公司被裁罰的案件,多為區域航線員工工作超過12小時,因此被開罰。

許惠森強調,這些機組員超時工作情況,較多是航空公司無法控制或事先預期的,包含遇到飛航管制、機械問題等導致超時,大部分超時工作都在30分鐘內,極端案例還有2023年一個東京航班,因為機械故障,導致機組員超時工作2分鐘,也遭開罰。
他也提到,長榮航空是指標性企業,遵法是公司基本原則,對於可能超時工作情形,如果能提前預期,會盡量避免,像是跟工會的團體協約,就規定容易超時的一些冬季航班,實施外站住宿,不過,飛機飛出去之後,人員調度資源相當有限,是國籍航空產業特性。

許惠森喊冤,桃園市政府對於這些超時工作狀況,並未實質認定是否為突發事件,只看工作有沒有超時,長榮航空會對被裁罰案件會提出行政救濟,目前雖然結果不符合期待,但過往行政法院判例的見解不一致。
相關新聞
長榮空服員之死|認了請假影響排班 不甩洪申翰!公司強辯:是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