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大筆投資AI讓科技巨頭荷包縮水 分析:半導體化!回報周期變更長

出版時間:2025/11/17 20:56
國際 熱搜話題
張翠蘭 文章
Google位在荷蘭的資料中心。法新社 zoomin
Google位在荷蘭的資料中心。法新社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全球人工智慧(AI)軍備競賽越來越火熱,軟體巨頭微軟、搜尋龍頭Google和電商平台亞馬遜等大型科技公司都砸重金投資AI設施,外媒周日(11/16)分析,儘管這些公司目前財務狀況良好,但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都顯示出對AI投資正在削弱其荷包,並改變其業務模式,這將迫使投資者重新審視對這些公司的看法。

《華爾街日報》11月16日指出,微軟(Microsoft)、Alphabet旗下Google和亞馬遜(Amazon.com)相信AI將改變科技格局和全球經濟,因此在過去3年大舉投資。如果這些公司和分析師的預測成真,那麼從2023年到今年,這3家公司在AI領域的總支出將超過6000億美元(約18.7兆元台幣)。

截至目前,這種大手筆的投資並沒有帶來太多問題。這3家公司在AI熱潮之前都擁有強勁的資產負債表、較低的債務水平和不斷增長的收入。過去3年,這些公司的獲利能力使其更容易做出繼續加大投入的決定,預計2023年至2025年間,它們的累計淨收入將超過7500億美元(約23.37兆元台幣)。

AI支出致現金流受到影響

然而,現金流的持續消耗已經開始對這些公司的資產負債表造成影響,預示著如果AI支出繼續成長,各自業務可能會面臨更劇烈的重塑。

截至今年第三季末,微軟的現金和短期投資約佔總資產的16%,低於2020年的約43%。 Alphabet和亞馬遜的現金儲備也大幅縮水。

現金流也受到了影響。 Alphabet和亞馬遜今年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將低於去年。微軟在現金流量表中披露的資本支出並未包含在資料中心和計算設備的長期租賃支出,但若將這些支出計入,自由現金流將會下降。

Meta、甲骨文發行債券

此趨勢似乎注定會持續下去。分析師估計,如果將租賃支出計入,微軟明年的支出將達到約1590億美元(約4.95兆元台幣);亞馬遜的支出約1450億美元(約4.52兆元台幣);Alphabet的支出約1120億美元(約3.49兆元台幣)。如果預測成真,這些公司將在4年內累積支出1兆美元(約31.16兆元台幣),其中大部分將用於AI領域。

分析指出,這些公司目前營收成長應該能夠支撐支出,但要想在AI領域保持領先地位,最終也需要承擔更多債務。

社群龍頭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在10月發行300億美元(約9348億元台幣)的債券,使其債務翻了一倍;而軟體巨頭甲骨文(Oracle)9月與AI聊天機器人ChatGPT研發商OpenAI簽署一項價值3000億美元(約9.35兆元台幣)的雲端運算協議後,發行了180億美元(約5609億元台幣)的債券。

越來越像半導體製造業投資模式

綜合來看,現金儲備減少、現金流下降、債務增加等這些變化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公司的商業模式。

總部位於美國的金融服務顧問公司Raymond James的科技分析師貝克(Josh Beck)表示,投資者將越來越使用新的指標,包括AI用戶數量和剩餘履約義務(即與AI開發商簽訂合約的潛在未來收入),來評估這些公司並進行適當的估值。

而投資者已經開始顯露出,對於尚未找到從AI支出中獲得豐厚利潤的科技公司不再抱有無限耐心。上周,亞馬遜股價下跌約5%,Google股價下跌約2.5%,反映市場對AI熱潮普遍存在的擔憂。

分析也指出,科技業的支出成長如此迅猛,以至於在某些方面,開始越來越像半導體製造等行業,投入數百億美元建設尖端工廠,這些工廠建設耗時數年,但回報周期更長。

假使一切順利,這種模式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但也伴隨著新的風險,例如,如果需求未能實現,AI基礎設施利用率不足可能會造成巨大的損失。而押注錯誤的技術,也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AI # 資料中心 # 半導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