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首創滑雪全方位檢測體系 可評估體況、精準判斷運動傷害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台灣滑雪人口已突破4萬人,但滑雪可能造成運動傷害,像是前十字韌帶撕裂、手腕骨折等,北榮首創一套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可以評估體能、心肺耐力與反應速率等,更可利用肌肉骨骼與關節掃描,精準判斷滑雪運動傷害。

北榮表示,近年滑雪被越來越多國人喜愛,台灣滑雪人口已突破4萬人,且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成長,滑雪玩法多樣,從雙板、單板到carving、freestyle,甚至流行的「平花(Ground Tricks/Gratori)」風格,各自可能帶來不同的傷害模式,像是雙板常見前十字韌帶撕裂、「滑雪者拇指」,單板則易發生手腕骨折、尾椎挫傷及腦震盪。
北榮復健醫學部醫師楊怡強表示,依據臨床觀察,後疫情時代滑雪受傷就醫人數,較疫情前增加3倍,凸顯運動傷害的預防與傷後治療復健的重要性。

北榮指出,該院復健部首創滑雪運動員全方位檢測體系,提供滑雪者身體素質完整評估,涵蓋基本體能測驗、沉浸式平衡覺測試(BERTEC系統)、星狀單腳控制能力測試、心肺耐力評估,以及反應速率與多工決策反應測試等多項評估,透過這些量化數據,協助運動員掌握自身狀態,達到最佳表現。
在運動傷害的檢查方面,北榮說,利用高解析度軟組織超音波進行肌肉骨骼與關節掃描,可有效精準判斷滑雪運動傷害。

另外,針對單板滑雪、衝浪、衝浪滑板、風翼、風箏衝浪,甚至常見的滑板以及長板等運動,都可能出現的「方向性傷害」,亦即這個運動出現以某隻腳作為前腳,表現會較好的時候,前後腳就會有不同的傷害模式,利用高解析度軟組織超音波,讓醫師能即時觀察滑雪、衝浪、滑板等方向性運動中,前後腳膝蓋韌帶的細微差異,特別是透過「動態測試」,找出尚未斷裂卻已失去正常功能的韌帶組織,及早介入治療。
江先生是有多年滑雪經驗的單板玩家,目前已於歐洲參加數場snowboard freeride的競賽,他於2024年10月進行首次的季前全方位分析,並於今年6月進行季後評估,目前預計10月進行新一季的季前評估。

江先生去年評估時發現雙髖關節活動度不足,以及核心臀肌啟動不足,經過治療師提點,並調整訓練菜單,今年的季後評估已經看見進步。
梅小姐是滑雪單板的平花玩家,預計明年開始參與日本舉辦的平花大賽,她3月於雪地跌倒後導致膝蓋積水、內側髕骨股骨韌帶撕裂傷、多處韌帶不穩定,以及髕骨脛骨骨水腫等,經精準軟組織超音波檢查後,進行增生療法注射治療,並配合積極復健合併回場測試,目前已於7月回場繼續訓練。

針對一般民眾的預防傷害,楊怡強建議,開始滑雪前,應先釐清自身較偏好單板或雙板,並了解各自常見的傷害風險與預防邏輯,此外,雪季前應調整體能狀況,包含核心肌群的穩定訓練與安全摔倒姿勢練習,例如保持核心收緊、盡量以大面積接觸地面,來分散衝擊、避免手腕直接撐地,也要減少急煞或急停的情況。

在肌力體能方面,楊怡強建議加強腿後肌群的離心控制,以及臀肌的動作穩定性,以降低膝關節與腰椎受傷的風險,同時,至少需具備基礎的有氧耐力,若時間允許,也建議搭配平衡感與敏捷度訓練,最後,也不能忽略裝備調整與熱身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