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洲民作證!柯文哲曾說京華城「一放手就是100億」 聞給20%容獎:我的老天爺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台北地院審理京華城案,今天傳喚台北市前都發局長林洲民作證,希望釐清柯文哲是否明知給京華城容積獎勵違法,卻執意為之。柯文哲2024年9月被羈押前,曾說直到同年3、4月才知道京華城容積獎勵之事,當時林洲民受訪說「大家心中都有清楚答案」。他今出庭證稱,過去和柯文哲討論京華城容積時,柯當時說,「一放手就是100億」。林洲民並對於北市府2021年以京華城符合「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獎勵,核定多給20%容積表達強烈反對,林洲民當庭大呼:「我的老天爺啊,什麼叫宜居城市?原來是有耐震標章。」

林洲民去年受訪指出,他2016年擔任都發局長時,當時京華城的業務在都發局來說,是重中之重,必須定期向市長柯文哲報告,他當時除了晨會報告,也以備忘錄的文字上呈市長室,提醒若照北市議員應曉薇質詢,放水京華城容積率恐有圖利問題;至於柯文哲對京華城容積率因為容積獎勵而暴增到840%,是否到2024年3、4月才知道,林洲民認為,大家心中都有清楚答案。

林洲民:柯曾說京華城容積「一放手就是100億」
林洲民今天證稱,他擔任都發局長期間曾與柯文哲討論京華城容積的事,當時柯文哲說:「一放手就100億。」
檢察官問林洲民,柯文哲如何知道京華城容積的價值,林回答:「我認為任何人都知道。」、「柯文哲、沈慶京、我,都非常了解。」
林洲民表示,2016年間,北市都發局為釐清京華城容積該如何給,函詢內政部可否由市府以「行政處分」自行判斷,但內政部回覆「應走都市計畫法定程序」,而非行政處分。
沈慶京不滿京華城重建「縮水」
至於京華城開發案當時為何積極爭取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林洲民解釋說,京華城原本的「球體+L型」建築,樓地板面積為12萬284平方公尺,換算成容積是678%,後來沈慶京想拆掉京華城重新開發,但北市都委會2018年只同意給予560%容積,小於678%,因此他了解沈慶京為何一心要回復678%,也就是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
但都委會當時告訴沈慶京,他早年以捐地等方式取得的12萬284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是「一次性」的,不是永久保留的,如果京華城要重建,無法再給予相同樓地板面積。

林洲民批北市府「魚目混珠」給京華城容獎
檢察官問林洲民,是否曾明確向柯文哲報告「京華城不適用都更」,林回答:「我不記得,但法定年限到了才能辦理都更,『大、家、都、知、道』,而京華城2022年拆除時,距離都更年限還差10年。」
林洲民進一步說明他的看法:「容積該給的一定要給,不該給的不能濫給。」林指出,他2018年離職後,北市府以京華城開發案符合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等要件,以「類都更」方式給予20%容積獎勵,「我認為不對,不能以『類都更』取代都更獎勵,這是魚目混珠。」
庭訊接著由柯文哲的律師詰問林洲民,他認為京華城能否透過《土地管制自治條例》或細部計畫獲取容積,林洲民回答,重點不在於引用的法條,但北市府讓京華城以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這3個空洞的名詞獲得20%容積獎勵,「荒謬、杜撰」,是「中華民國都市計畫史不能接受的」,他希望有生之年不要再看到這3個名詞。

林洲民:柯文哲不懂都市計畫
下午庭訊由被告、北市都發局前局長黃景茂的律師詰問,律師問林洲民京華城案的相關訴訟及受理陳情、審議經過,林洲民說,有些訴訟早在黃大洲擔任台北市長時就開始(1990年間),而他自己於2014到2018擔任都發局長期間,對於京華城開發重建應獲得多少容積,「我的專業判斷應該是560%」。
林洲民並證稱:「柯文哲沒有要我怎麼做。」、「沒有一個人懂全部,市長也不會懂交通、都市計畫,市長是統領式的。」
但林洲民對於台北市府2021年以京華城符合「韌性城市、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獎勵,核定多給20%容積,表達強烈反對,林洲民當庭大呼:「我的老天爺啊,什麼叫宜居城市?原來是有耐震標章。」並以「今天上英文課,你給我國文考卷」形容此事,強調京華城不是都更,市府卻核准20%容獎,「太鬆了,不夠嚴謹」,連當時擔任都發局總工程司的邵琇珮等專家都不認同。
黃景茂的律師問林洲民:「你認為邵琇珮優秀嗎?」林洲民果斷回答。「比優秀還優秀,非常優秀。」律師又問:「比你優秀嗎?」林說:「因為有她,我很優秀。」強調自己當時很仰賴邵琇珮等專業幕僚。
推薦新聞 泰山前董座詹景超涉炒股800萬交保!台開董座邱于芸百萬交保 均電子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