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斌煌醫師曾有醫糾致死案卻改名續執業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說話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台北市昨(17日)發生,一名簡姓男子進行「陰莖增大術」後死亡事件,目前檢調已介入調查。衛福部次長林靜儀表示,已請衛生局調查,如有違反法令會再進行裁處,涉案醫師是否廢照,同樣需等地方醫審會審查後再評估,也提醒民眾有醫美需求,仍應尋求認證過的醫療機構。

林靜儀說,目前已請衛生局進行調查,後續如有相關違背法令再做裁處;另外,就目前的媒體報導內容,這名醫師丁斌煌已有至少2起醫療後致死事件,卻仍未被廢止醫師證書或執照、仍能進行手術,同樣需要由衛生局調查後,由地方醫審會進行評估。
林靜儀提到,近年醫美手術後導致死亡或傷害案件較多,接下來會針對相關法規與事故預防,會再與相關學協會討論相關處置,並提醒民眾,尋求醫美相關手術或技術時,應尋求有認證的醫療機構,才能保障相關權益,可到醫策會網站搜尋通過認證的機構。

此外,涉案醫師本人曾2度改名,其醫療院所也3度改名,民眾透過衛福部醫事查詢系統,卻僅能查詢最新的狀態,無法直接看出過去的相關紀錄,衛福部是否會調整相關內容?林靜儀回應,要看法源給到什麼程度,因為變更姓名的法源主管機關為內政部,目前並沒有相關的法規規定,一個人換了名字,在醫療機構就要揭露過去的姓名。

衛福部統計近五年美容醫學醫療爭議案件統計數據,在2024年醫預法施行前,2020至2023年醫療爭議調解(處)總案件數依序為591件、555件、613件和689件,美容醫學案件數則依序為37件、43件、50件和45件;2024年則有838件調解案件,43為美容醫學相關。
其中「美容醫學」是指,由醫師透過醫學技術,如手術、藥物、醫療器械、生物科技材料等,執行具侵入性或低侵入性醫療技術來改善身體外觀的醫療行為,而輔以治療疾病為目的。
延伸閱讀:醫美診所害命!4旬男枉死 衛生局曝醫師丁斌煌黑歷史:6年7件違規挨罰27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