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揭示:生成式AI改變4成工作 3年內15%日常由代理式AI幫決策
【記者蕭文康/新竹報導】台積電(2330)今舉行技術論壇,亞太行銷處處長萬睿洋在開場致詞時揭示對未來AI世界的想象,他說,我們正在見證從生成式AI到代理式AI,再到實體AI及從雲端的運算,到邊緣的運算,整個演進,生成式AI為人類創造價值,並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改變超過40%的日常工作活動,在2028年前,能自主決策的代理式AI將處理超過15%的日常工作決策。

生成式AI有望改變超過40%日常工作活動
首先他向現場人士描述並探索一個振奮人心的未來,可以想像幾個畫面,像是剛起床睡眼惺忪的走進淋浴間,水溫已恰到好處,接著走進廚房,一杯熱咖啡已經等著你,可以想像這樣的未來嗎?想像生活在由AI賦能的環境中,可以更自由的創造、探索突破想像的極限,這樣的AI正在來臨,而AI的核心正是我們一起創造的半導體奇蹟。
他說,距離上次在這裡談論的第4次工業革命已經過了很久 ,2024年AI驅動的連結性和運算技術取得重大的突破,並以此獲頒兩項諾貝爾獎,第一項是因為機器學習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第二項是在預測蛋白質結構研究中取得重大的突破,表彰人類的智慧。
如今認可AI的變革潛力,也帶出今天的主題「 Advancing the AI Future」, 他感謝大家與台積電合作創新實現更智慧、更美好的世界,今天AI正在推動一個嶄新的探索時代,加速人類進步的腳程,它幫助腦神經科學家加速診斷腦瘤,協助天文學家在宇宙中搜尋下一個適合居住的星球,也幫助地球物理學家預測自然災害,下世代的AI將繼續改變各種產業,從自動駕駛、動程服務、智慧製造到個人的醫療保健和財務管理等,滲透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萬睿洋說,我們正在見證從生成式AI到代理式AI,再到實體AI 以及從雲端的運算,到邊緣的運算,整個的演進,生成式AI為人類創造價值,並在不久的將來,有望改變超過40%的日常工作活動,生成式AI為人類的創造力加值,我們使用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生成文字、圖像、音訊和影片來實現創新的想法,並將文字轉換成影片的Solar就是其中一種。

2035年有13億台機器人運用在真實世界
除了生成內容AI的數據彙整以及預測的分析功能,為我們簡化決策的過程以及提高生產力,在2028年前,能自主決策的代理式AI將會處理超過15%的日常工作決策,想像只要說出自己簡單的需求就能得到一份完美的旅遊計畫,一個AI代理會找到最佳的航班、預訂飯店、設計個人化的旅遊計畫,甚至可以隨時應變,確保所有的行程都能夠順利的銜接。
然而代理我們超越AI賦能創作和自主化的是實體AI ,實體AI被認為是下一波發展的趨勢,例如AI原型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實現我們與真實世界的互動。花旗集團預測到2035年將有13億台的AI機器人被運用在真實的世界,到2050年將達到40億台,其中包括6.5億台的人形機器人,根據Statista的資料,全球AI機器人市場的規模預計在2030年突破350億美元。
富比士雜誌預測,到2030年每10輛汽車就有一輛是自動駕駛,毫無疑問,日益強大的AI落地化能力將使未來的運用更安全,智慧自主和即時,隨著AI浪潮從雲端到邊緣,這項技術將變得更容易運用和大眾化,並且重塑半導體的產業格局,然而要實現AI的民主化,我們需要更強大的算力以及更好的能源效率。

台積電將提供效能更好、尺寸更小晶片
展望未來,萬睿洋強調,我們需要一個能效更好的電晶體和更小的尺寸,無論是在龐大的數據中心或者是在微型的邊緣裝置上,它表現都一樣穩定出色,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滿足計算需求,並且發揮強大的效能,台積電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持續推動先進電晶體和架構的創新,也會滿足對AI算力和密集記憶體運用日益增長的需求,也持續挑戰製程微縮的極限,單晶片的SoC提供更小、能效更好的電晶體。
為了滿足對高效能運算的大量需求,先進3D矽堆疊和封裝技術日趨重要,最重要的是台積電成功整合所有必要元素,包括先進邏輯製程技術、先進3D矽堆壘與封裝技術。
特殊的製程技術和矽光子技術,這些關鍵要素使台積電能夠保持業界領先的地位,並且協助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們持續推進AI的未來,讓我們攜手推動AI的進程,改變人類發展的進程,實現更美好的世界。
回顧台積電2024年在亞太地區,各位使用超過180萬片晶元,實現超過2400項產品,這項成績涵蓋台積電大約10%的營收,不僅如此,客戶在1年中創造超過300個新的產品即將進入量產,過去多年來有幸與各位合作,也期望更多合作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