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1500元換關3個月、3萬罰金!詐團4千門門號破5成民眾售出 NCC提醒會有前科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詐騙問題嚴重,且犯罪手法不斷進化,NCC今(10/9)PO文提醒,「賣門號很好賺?小心成為詐欺幫助犯!」,日前警方查獲台中豪宅內「貓池」設備的電信詐騙機房,4000個門號中就有超過2000門是由自然人賣出去的,而過去一門販售3000元,隨稽查增加,漲到5000元,提醒民眾勿貪小便宜,惹上麻煩,這會有前科,就有案例是民眾1500元賣門號給詐團,遭處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台幣3萬元。
NCC今PO文,「賣門號很好賺?小心成為詐欺幫助犯!」,最近看到網路廣告寫說「辦門號就可以快速換現金」,這也太好賺了,但NCC要提醒民眾,販賣自己申辦的手機門號、SIM卡,都是違法行為。如果把手機門號、SIM卡轉賣給他人,這些門號可能會被作為詐欺工具,即使不知道會被用來詐騙他人,仍有可能會構成幫助詐欺罪,後續法律責任會讓自己得不償失。
案例一、小廷(化名)將自己申辦的門號及SIM卡,以2500元之代價,交付給某詐騙集團成員,構成幫助犯詐欺取財罪。依刑事訴訟法第449條第2項、第450條第1項、第454條第1項,判處三個月有期徒刑。
案例二、小佳(化名)將其所申辦的手機門號SIM卡,提供給詐欺集團成員使用,並獲取1500元報酬。構成幫助犯修正前洗錢防制法第14條第1項之一般洗錢罪,遭處有期徒刑3月,併科罰金新台幣3萬元。

為何會有篇貼文,主要就是8/29有多家媒體報導,南投縣政府警察局日前利用165大數據,長期分析轉帳水房的樣態,發現台中南屯、高雄鼓山等地方窩藏詐欺機房,其中,在台中市的豪宅中發現以「貓池」設備為核心的電信詐騙機房,詐團利用該設備大量發送詐騙簡訊、攔截簡訊驗證碼,並藉此大量購買虛擬貨幣以洗錢,南投警方查獲並起訴了包含主嫌在內的7名詐騙集團成員,查扣的虛擬貨幣總值超過9億元。
NCC主秘黃文哲表示,詐團透過貓池進行詐騙,而這4000個門號經KYC,也就是認識及審查客戶身分、瞭解客戶申辦目的、使用用途等措施,發現至少有2000門是由自然人賣出去的,NCC有進行電信行稽查,現在擔心的是,詐騙集團直接在網路上如LINE、蝦皮等收購這些自然人的門號,不過仍有電信行賣出的門號被165大量通報。
黃文哲直言,以前一門門號3000元,但因為查的越來越緊,現在上漲至一門5000元,由於很多民眾不知道這樣做會有法律問題,不是說一聲「我不知道」就沒事,所以才會PO文提醒民眾,不要因為貪小便宜,惹上麻煩,這會有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