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男性福音!站半天尿出不來 這手術20分鐘搞定攝護腺肥大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攝護腺肥大是中老年男性常見問題,70歲以上男性中有7至8成受到影響,常見口服藥物會帶來勃起障礙副作用,而電燒、雷射手術,同樣有副作用及恢復期長問題,讓許多患者望而卻步,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臺中榮總泌尿醫學部從去年開始,為近40名攝護腺肥大患者成功施行攝護腺拉開微創手術,20分鐘時間就讓患者重拾自在生活。

「爸爸怎麼上廁所這麼久?」女兒一句關心的話,讓60歲的冉姓男子正視自己長期排尿困難的問題,經女兒安排至臺中榮總泌尿醫學部檢查後,確認罹患攝護腺肥大,雖服藥治療長達3年,但症狀遲未改善,加上本身已有糖尿病,冉男不願再服用更多藥物,期盼能有其他解決方式。
另名52歲的范先生則有明顯家族病史,祖父與父親皆罹患攝護腺肥大,他邁入中年就出現排尿異常,10多年前發現尿速變慢即就醫服藥控制,但隨著年齡增長,症狀逐年加劇,還合併慢性攝護腺發炎。讓從事緊急工程搶修工作的他,為避免外出困擾,不敢多喝水,排尿問題已嚴重影響生活與工作。

台中榮總泌尿醫學部胡如娟醫師指出,攝護腺肥大是40歲以上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隨著年齡增長,攝護腺組織逐漸增生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尿流減弱、頻尿及夜尿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特別是70歲以上男性,平均每10人就有7至8人受到影響。
推薦新聞:長髮女詭異坐河床中央!自稱騎單車墜五米橋下 警消發現這疑點
目前第一線標準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但副作用包括逆行性射精和勃起功能障礙,傳統攝護腺刮除手術則出血多、恢復期長,術後需長時間留置尿管;雷射手術雖可降低出血量及縮短尿管放置時間,但需半身或全身麻醉,且兩者術後出現逆行性射精的風險高達7成以上,種種限制,讓不少患者對手術望而卻步。

而新型「攝護腺拉開微創手術」的出現,為患者提供另一選擇,該手術利用鎳鈦合金束帶,在內視鏡輔助下將肥大的攝護腺組織向兩側拉開,如同「打開窗簾」般解除尿道壓迫,手術僅需15至20分鐘,在局部麻醉下進行,術後當天可出院或住院觀察一晚,改善效果立竿見影。
臺中榮總從去年開始,已成功為近40位患者施行此手術,平均年齡為64歲。手術過程幾乎無出血,不影響性功能,術後平均尿流速提升達4.5毫升/秒,逾6成患者術後無需再服藥,排尿順暢感明顯回歸。
胡如娟提醒,若攝護腺肥大未及時妥善治療,可能導致膀胱纖維化、血尿、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甚至腎功能惡化,如有排尿困擾,應及早就醫評估。同時也建議在考慮各項微創手術前,務必接受完整泌尿系統檢查,因每人病況不同,唯有與醫師充分溝通,才能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重拾自在排尿、無後顧之憂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