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首爾「愛情蟲」蟲海壓境!居民崩潰 專家懷疑與「熱島效應」有關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南韓首爾地區最近被俗稱的「愛情蟲」入侵,無論是人行道或健行步道,到處都是這種蟲。當地民眾感到相當困擾,政府官員也不知如何是好。

美聯社、《洛杉磯時報》報導,「愛情蟲」(lovebugs)學名「長鋏毛蚋」(Plecia longiforceps),之所以有此名稱,是因為交配時會成對飛行,看起來就像是成雙成對的愛侶,也被稱為「聯合蟲」(united bugs)、「雙頭蟲」(double-headed bugs)或「蜜月蟲」(honeymoon flies)。
(翻攝IG@kimlark34)
《衛報》指出,雄性愛情蟲通常僅能存活3、4天,雌性則可存活約1週,會在潮濕的土壤中產下數百顆卵後才死亡。
愛情蟲原生於中國大陸東南部、台灣和日本琉球群島等亞熱帶地區,韓國在2022年一場大規模蟲害爆發期間,首度科學鑑定這個物種。
專家表示,氣候危機、山區棲息地周圍的城市發展以及氣溫升高,正為愛情蟲向北擴展到溫帶地區創造理想條件。而首爾的都市熱島效應(指城市溫度遠高於周邊地區),更使這座城市的環境對牠們來說特別具有吸引力。
首爾大學研究此現象的生物學家申承官(Shin Seung-gwan,音譯)表示,今年「愛情蟲」的族群數量為何會暴增,目前仍是個謎。
儘管有部分媒體認為氣候變遷是導致「愛情蟲」增加的主因,但申承官表示,這種解釋未能說明一個重要的現象,即這些蟲主要集中在首爾附近地區,而非南韓南部較溫暖的區域。
申承官表示,「我認為,與氣候變遷相比,這可能與都市熱島效應更有關係。但目前(愛情蟲)族群數量暴增的規模肯定不正常,值得進一步觀察」。
有人分享嚐起來的味道
愛情蟲對人類無害,不會咬人,也不會傳播疾病。有一位YouTube網紅最近甚至收集了一袋愛情蟲,將牠們做成類似漢堡肉餅來吃,還說味道「像樹」。
所以看起來,愛情蟲唯一的缺點就是讓人覺得噁心。
民眾對愛情蟲附著在車窗、房屋、餐廳和地鐵牆壁上感到困擾,有越來越多人投訴。政府數據顯示,從2022年至2024年間,首爾市民向市政府投訴愛情蟲的數量增加一倍多,從4418件增加到9296件。
去年,有些人主張,由於愛情蟲對心理健康構成威脅,首爾市政府應正式將其列為害蟲,以便能合法的採取化學撲殺措施。然而,市政立法者最終放棄這項提案,主因是環保活動人士對此表達了健康與安全方面的擔憂。
發稿時間:13:29
更新:新增愛情蟲的學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