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紅化妝品風暴|綠委揭年初海外就有警訊 食藥署允查清8個月空窗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上周公布,國內首度在化妝品中檢出蘇丹色素,影響產品更不乏知名品牌。今(26日)有綠委揭露,海外早在年初就有警訊,國內在10月才展開行動,中間時隔8個月沒有進度,要求應往前追溯釐清;食藥署承諾2周內清查,輸入業者「亦鴻企業」從2月至10月進口多少,與問題原料相同的產品。
立法院社福及衛環委員會今就「蘇丹紅化學原料竄臺,政府如何強化進口把關及後市場查驗,以維護國人健康安全」,以及「國內醫師、護理人力需求及分布暨防止醫療暴力措施及改善情形」,邀請衛福部等相關部會進行專題報告,並備詢。
食藥署今年10月底截獲,中國製化粧品使用到新加坡Campo Research( Campo Cosmetics) Pte. Ltd.公司,生產疑似含禁用色素蘇丹4號原料事件,國家實驗室於11月20日確認,其中3批(批號2025-10-10、2025-02-18、2025-01-13)原料均檢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CI 26105)。
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說,今年1-2月海外就已有警訊,但國內10月才有相關清查行動,中間時隔8個月沒有訊息,也沒有更積極動作,「依據一般人的經驗,怎麼會8個月內都音訊全無」,質疑是否應該往前推,進口商從新加波輸入的期程,包括每月、每周的複方原料進口數量。
劉建國強調,過去8個月的量都應該要重新掌握、往前推,這段時間的攙偽假冒行為多少次了?釐清空白的8個月進口了幾批,假冒行為這麼多次,涉及犯行嚴重性,會影響後續罰則輕重,擴大到問題3批號之外追查當然好,但仍應查清楚,2月至10月間,這3批問題批號原料,已有多少假冒進口。
國民黨立委羅廷瑋質疑,進口商是以什麼樣的名目,輸入高濃度禁用色素作為化妝品原料?是否涉及偽造文書?食藥署長姜至剛回應,輸入的名目是其他植物性著色料,當中完全不能有蘇丹紅,檢驗報告也沒有提到蘇丹紅,「有蘇丹紅一定進不來」,目前請檢調協助偵辦。
羅廷瑋追問,關務署接獲食藥署通報,是否全面清查進口商「亦鴻企業」,或同新加坡原廠的報驗紀錄?關務署表示,接到食藥署通知,並清查2024年7月至今的輸入狀況;羅進一步指出,應該全面清查,「有問題的廠商應該不會是一時興起」,2024年以前的也應該全面清查,包含同一批次或不同廠商但進口同一個新加坡原廠者,都應該列為延伸調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