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月直擊3|泡水農機、報廢汽車 災後第一次開伙他讚:台灣真的不錯
【記者賴昀岫、林林/花蓮報導】「喔,很慘喔。」75歲的農機行老闆童大哥回憶起一個月前,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溢流的那個午後,仍餘悸猶存。如今又新生一個堰塞湖,「如果一下雨,我們大概就緊張啦。」
談起這段時間各界的馳援,他眼裡閃著感激,直言善心人士很多,「台灣還是真的不錯。」一句「人平安就好了」,道盡光復鄉親從泥濘中堅韌站起的身影——災後的第一次開伙,更藏著物資超人的暖心祝福。
2025年9月23日14時50分,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因颱風樺加沙挾帶豪雨,導致壩頂溢流,6000萬噸水量從海拔2千米高山向下奔流,沖斷馬太鞍溪橋,夾帶大量泥沙土石淹沒光復街道,至今釀成19人死亡、5人失蹤的不幸事件。
回憶恐怖午後 20分鐘內水就直闖家門
一個月過去了,光復正努力恢復元氣,即便天色漸暗,仍有許多居民像童大哥一家一樣,默默地收拾著自己的家園。
童大哥是道地光復人,前一次碰到這樣相對嚴重的水患,是2001年的桃芝颱風,當時的水位深及肚臍,沒想到這次更恐怖,高達將近170公分,幾乎滅頂。事發當時,聽到橋斷了的他們,本想試著保住車子,沒想到20分鐘內水就直闖家門,他和太太只好趕快躲到2樓。
兇猛水勢損失難估 他嘆:200萬跑不掉
當時兇猛的水勢,不止沖毀童大哥家的鐵捲門,農機行裡的各式零件、小農機,以及電焊、切割機等電動工具通通無一倖免,「(損失)應該200萬跑不掉」,且這還不包含開了沒幾年的汽車,對於送來維修的農機,也只能跟農民說聲抱歉,再看後續如何處理。
對於未來會不會特別害怕颱風天或下雨天?童大哥直言,「當然會啊,如果一下雨我們大概就緊張啦。」尤其現在又生成一個小的堰塞湖,同時存在兩座,更讓人不安。
善心人士太多 台灣還是真的不錯
至於要多久才能回復正常生活,他感嘆,如果沒有處理好,光復就很難待了;但被問到是否考慮搬家,他則提到,已經在這邊住這麼久了,也沒有地方搬,目前政府提供一年租屋補助,他與太太白天留在家裡整理、工作,晚上則到瑞穗等地暫住,隔天再回來繼續復原。
洪水無情,但人間有愛。對於這一個月來投入協助的志工,童大哥表示,因為有鏟子超人和重機具志工協助,目前已經恢復約八成,也有2名志工會來幫忙刷油漆,期間也有義煮團供應餐食;但目前仍需等待冰箱、瓦斯爐的廚具到位,所以只能吃便當,而《知新聞》恰好碰到他們用簡單的廚具,煮著災後第一餐——善心人士捐贈的水餃,童先生直呼,「善心人士太多,台灣還是真的不錯」。
在廚房後面的空間,是一間偌大的倉庫。「以前的東西滿滿的,只有一條路走進去而已」,童大哥語帶苦澀地說,「就是要從頭來,這樣而已」,畢竟如果不清掉,堆滿泥土也無能為力,還是要捨棄,總不可能要求一台一台清出來,「但至少人平安就好了」,再次盛讚「大家很有愛心」。
童大哥的兒子在一旁刷油漆。身為軍人的他當時人在屏東,事發時的第一個念頭,毫無疑問地是關心家裡的狀況,哥哥姊姊分別是警察和醫療人員,他是能在家幫忙最久的,從9月25日回來後,會一路待一個多月。
還是要回歸現實 還是要做生意才有飯吃
童先生說,牆壁的復原不單是把泥巴清除,後續還要消毒。此外,物資都放在一樓,加上聽聞有人因此碰到竊案,為了怕遇到想發災難財的不肖人士,除了盡快把門修好,已安裝了監視器,才稍微放心。
「還是要回歸現實,還是要做生意才有飯吃」。童先生指出,35萬元救濟金難以應付龐大的修復開銷,光鐵捲門就花掉約一半;父親的車買不到10年,泡水報廢,連同生財工具在內,少說損失上百萬元,35萬元真的幫不上什麼忙。
藥局被水沖毀 「命在最重要。」
「慘慘慘慘」,被問到這一個月的心路歷程,合康藥局的張太太直言,(損失)自己都不敢估,但談起那個下午,她記憶猶新,直呼好可怕,且除了冷氣和抽油煙機,其他東西都被沖走,一切重新開始,「我們現在已經吃了一個多月的便當」,也沒有力氣和心情重新開伙;雖然走過一段痛苦的回憶,但她仍爽朗地表示,「沒關係啦,命在最重要。」
很多民眾的藥品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被水沖走,為了村民,張太太他們還背了電腦回來,也有村民為此特別感謝他們,讓自己能這麼快重新拿到慢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