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捷運關門聲突心跳加速!女子癱軟怕吸不到空氣 恐慌症找上門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工程師陳小姐長期睡眠不足且超時工作,有次早餐只喝一杯濃咖啡,聽見捷運車廂關門聲突然心跳加速不能呼吸,全身冒冷汗,只坐一站就趕快衝出車門,癱軟在月台上大口喘氣,久久無法平復。她後來都改坐計程車並請司機打開車窗,即使司機解釋有空調,她仍擔心「吸不到空氣」,原來是恐慌症找上門。

恐慌發作常在人多擁擠、閉塞環境
陳小姐病況時好時壞,所有的員工旅遊都與她絕緣,原因是不敢搭遊覽車,也不敢坐飛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大申說,恐慌症發病若不治療,會持續發作及惡化。恐慌經常是突然發作,發作前少有徵兆,但是嚴重發作很少超過半小時。患者常擔心隨時發作,發作頻率可能數周一次,也可能一天數次。
恐慌發作地點常在人多、擁擠又閉塞的環境,如電梯、捷運車廂,有的患者則在開車上高速公路或經過隧道時發作。恐慌症患者常四處求醫,常被送到急診室,做許多項檢查如心電圖、肺功能、超音波等,但檢查及抽血結果都正常,找不出病因。
陳大申指出,患者常掛心臟科、胸腔科、腸胃科等,大多不知道自己罹患「恐慌症」,更不知道應該看精神科或身心科,也不了解目前精神科治療恐慌症有相當好的成效,因此白走了多年的冤枉路。
恐慌有13類症狀 常合併憂鬱、失眠
恐慌在診斷上有十三類症狀,在某一特定的時間內發生(通常是數十分鐘內),合併有強烈的害怕或不適,出現以下四種以上症狀:心悸或心跳加速、呼吸困難或窒息透不過氣來的感覺、喉嚨哽塞、全身出汗、身體發麻刺痛或顫慄發抖、胸口劇痛不適、胃部抽痛或噁心及腹部不舒服、頭暈身體不適或暈厥眼前發黑的感覺、失真或失去現實感而對四周環境感覺陌生、害怕失去控制而即將發狂、害怕即將死亡、感官感覺異常、面部潮紅或冷顫、害怕無法控制自己之情緒行為。
陳大申說,這些症狀常常同時出現,患者感覺快死掉,覺得無助而恐懼,久而久之預期的負面非理性思考不斷加強,稍有症狀就更擔心恐慌再次發作,以致常合併憂鬱情緒或失眠。
恐慌症只要正確診斷 治療很容易
陳大申解釋,恐慌症困難地方在未被正常的診斷出來,治療其實相當容易。首先是藥物治療,抗憂鬱劑與低劑量的抗焦慮劑使用數週到數月內就可見效,可能就此不再發作。其次,團體心理治療,病友藉互相支持以減輕或消除孤獨感,使情緒得以宣洩。
第三,認知行為治療改善錯誤觀念,如病患常認為恐慌發作時,心跳加快會使心臟停止,呼吸衰竭會導致死亡等等,事實上恐慌症不會死亡,雖然症狀強烈,使人害怕,但絕無生命或身體的危險,進而教導患者加強放鬆與適應技巧。
恐慌症的特色是「只要能夠診斷出來、治療就很容易」,陳大申呼籲,千萬不要著急,好好遵從醫囑,耐心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