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IA理事長侯永清:今年是充滿挑戰和變化的1年 只有自己變強才有話語權

【記者蕭文康/新竹報導】TSIA(台灣半導體協會)理事長侯永清今在年會上表示,2025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1年,整個產業的不確定性以及地緣政治的議題,這些都會對半導體的營運造成一些挑戰,即使在這樣的情形下,整個台灣半導體產業在2025年也交出了一張非常漂亮的成績單。其中,封測、製造,還是保持全球第一,設計仍然是全球第二,預計到今年年底,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產值將高達 6.5 兆新台幣。年增長率會達到 22.2%。
建議產業加大、加快對新技術研發
展望未來,他強調,「地緣政治以及市場的不確定性仍然會存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只有把我們做的更大、更強,當我們面對挑戰之後,我們才有更多的話語權」。
另外,侯永清建議整個產業協會以及會員公司值得去做的幾個方向。首先,應該要加大、加快對新的技術的研發,尤其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異質整合、新的材料以及對AI晶片的研發,唯有把技術做得更尖端、做得更好,將來在技術轉折點上才有更多的機會以及發言權。
把半導體生態鏈做得更大、更強
其次應該把整個半導體生態鏈做得更大、更強。做得沒有辦法被取代。在這個方面,在這個基礎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在去年特別成立了設備委員會,希望能把整個半導體的生態鏈從現有的範圍擴張到先進設備以及關鍵性的零組件上面,希望把整個的生態鏈做到更強壯。
同時,應該要加大跟世界的夥伴、額外的夥伴的合作,把他們引到我們的生態鏈當中,把我們的生態鏈做得更大。
已有逾40家國外企業在台成立研發中心或營運中心
此外,候永清說有個好消息,就是說到去年年底為止,已經有超過40家的國外合作夥伴在台灣成立了研發中心或者是營運中心或者是物料中心。同時,我們應該要跟這些夥伴們繼續地合作,然後不論是在業務上或者是在法規上,讓國際夥伴更容易在台灣跟我們完成一個不可或缺的一個整合,這樣子對整個台灣未來的發展其實是會有莫大的幫助。
就是說在整個面對世界現在各個國家針對在地化以及他們所要求的整個生態鏈韌性方面,台灣半導體的產業也對這個方面做出了一些回應。
截至目前為止,產業、台灣半導體產業的公司已經在15個國家做出了不一樣、各式不一樣的,根據各個需求有不一樣的活動或是投資。這方面反映了客戶對市場的一些需求,另外一方面也展現了台灣半導體產業在世界上扮演的關鍵性的角色。
協會先後發表節能減碳自主宣言及白皮書
至於談到永續經營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候永清說,半導體產業在台灣扮演了一個不可或缺的領頭羊的角色,基於這個責任感,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在去年8月自主宣言,針對節能減碳,範疇一一直到範疇三,進行了減碳路徑宣言,包含了自己的自主用電、排碳的減少、間接排碳的減少以及整個生態鏈排碳的減少,都做出了承諾。對於能源轉型所遭遇到的困難以及需求,在今年9月份也發表了白皮書,對政府提出協會的需求以及對政策的一些建議。
他提到,協會在與半導體產業的人才培育上面,也不遺餘力持續地跟產、官、學、研進行合作。去年除了在大學演講之外,也把觸角伸進了高中,希望能夠提醒高中學生對半導體所需要的科系引起他們興趣,幫整個半導體產生更多的新血。
同時,特別開發了一系列的半導體課程,讓同是半導體專業的人透過修習這一門的這一系列的課程,他也能夠加入到半導體產業來,透過這樣子的一個方式幫整個半導體產業產生更多的新血,今天也很榮幸看到了一些成果,在整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半導體研究獎上面,今天有來自5所大學12位學生、博士班研究生或者是新進研究人員得到這樣的一個獎,也希望這些人將來能夠成為整個半導體將來未來的中流砥柱。